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环境与发展论文

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--基于博弈论的视角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、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1.4 理论基础与范围界定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融合共生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博弈论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行为主体范围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图第12-13页
    1.6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文不足之处第13-14页
2、文献综述第14-22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内文献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外文献第17-20页
    2.2 文献评述第20-22页
3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现状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3.1 生态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3.2 经济发展水平现状分析第25-29页
4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的行为主体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4.1 行为主体的效用目标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府的经济增长与生态共生效用目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区域环保组织的生态共生效用目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企业实现利润与实现生态共生效用目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消费者效益与生态共生效用目标第30-31页
    4.2 行为主体的关系网络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府与区域环保组织、企业、消费者关系网络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区域环保组织与政府、企业、消费者关系网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企业与政府、区域环保组织、消费者关系网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消费者与政府、区域环保组织、企业关系网络第34-35页
5、行为主体博弈模型第35-42页
    5.1 行为主体博弈函数及结构构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博弈模型要素确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模型的假定第35页
    5.2 权重赋值第35-39页
    5.3 行为主体博弈函数构建第39-40页
    5.4 博弈结果分析第40-42页
6、行为主体间动力机制设计第42-48页
    6.1 行为主体动力结构第42-43页
    6.2 政府政策支持促进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6.3 区域环保组织技术推动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6.4 企业经济利益推动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6.5 消费者需求拉动机制第46-48页
7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48-51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48-49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49-51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51-54页
附录一 专家意见征询表第54-55页
附录二 JAVA程序代码第55-58页
附录三 GDP及三产占比原始数据第58-59页
附录四 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原始数据第59-60页
附录五 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消费结构原始数据第60-61页
附录六 能源消耗总量及能源消费结构原始数据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等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型堆肥反应器在非恒温条件下对两种不同城市污泥资源化的评价
下一篇:基质复合型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