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.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| ·海岸带开发活动及其环境影响 | 第10-12页 |
| ·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2.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6-21页 |
| ·区位条件 | 第16-17页 |
| ·自然环境 | 第17-18页 |
| ·气象气候 | 第17页 |
| ·水文条件 | 第17页 |
| ·地质地貌 | 第17-18页 |
| ·环境质量 | 第18页 |
| ·海洋灾害 | 第18页 |
| ·自然资源 | 第18-21页 |
| ·港口资源 | 第18页 |
| ·渔业资源 | 第18-19页 |
| ·旅游资源 | 第19页 |
| ·油气资源 | 第19页 |
| ·海洋可再生能源 | 第19-21页 |
| 3.辽宁省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 | 第21-47页 |
| ·围填海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 | 第21-38页 |
| ·对大陆自然岸线的占用 | 第23-24页 |
| ·对海湾生态系统的空间占用 | 第24-30页 |
| ·对河口的占用 | 第30-33页 |
| ·对海岛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| ·对滩涂的占用 | 第36-38页 |
| ·开放式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| ·港口航运对环境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| ·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·海砂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4.辽宁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 | 第47-57页 |
| ·PSR基本原理 | 第47-48页 |
| 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| 第48页 |
| ·海岸带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8-49页 |
| ·压力指标 | 第49页 |
| ·状态指标 | 第49页 |
| ·响应指标 | 第49页 |
| ·评价方法 | 第49-51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| 第50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赋权 | 第50页 |
| ·综合指数法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辽宁省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 | 第51-57页 |
| ·辽宁省海岸带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1-53页 |
| ·标准化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| 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54-55页 |
| ·辽宁省沿海六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| 第55-57页 |
| 5.结论与建议 | 第57-61页 |
| ·主要工作与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·建议 | 第58-59页 |
| 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6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