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楷第曲学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1 孙楷第傀儡戏著述与戏曲起源问题研究 | 第12-26页 |
1.1 孙楷第傀儡戏著述述评 | 第12-17页 |
1.2 学术界对孙楷第傀儡戏相关问题的探讨 | 第17-24页 |
1.2.1 傀儡戏起源问题 | 第17-21页 |
1.2.2 肉傀儡问题 | 第21-22页 |
1.2.3 傀儡戏与戏曲起源的关系 | 第22-24页 |
1.3 孙楷第傀儡戏研究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2 孙楷第曲学的文献研究 | 第26-36页 |
2.1 曲家考释 | 第26-31页 |
2.1.1 孙楷第曲家补正研究 | 第26-28页 |
2.1.2 孙楷第元曲家考订研究 | 第28-31页 |
2.2 曲作考证 | 第31-36页 |
2.2.1 作品本事考证 | 第31-34页 |
2.2.2 作品内容勘误 | 第34-36页 |
3 孙楷第曲学观与曲学贡献 | 第36-48页 |
3.1 孙楷第曲史相关问题研究 | 第36-38页 |
3.1.1 书会与元曲的兴盛问题 | 第36-37页 |
3.1.2 元剧的体制 | 第37-38页 |
3.2 孙楷第戏曲创作问题的观点 | 第38-44页 |
3.2.1 对剧情的看法 | 第38-41页 |
3.2.2 关于本色当行的问题 | 第41-42页 |
3.2.3 撰者与曲品的关系 | 第42-43页 |
3.2.4 对曲词的看法及对生僻曲词的解释 | 第43-44页 |
3.3 孙楷第曲学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| 第44-48页 |
3.3.1 注重文献考证 | 第44-45页 |
3.3.2 公允恰切的学术评价精神 | 第45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