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| 第10-13页 |
1.2.1 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.2 课题的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.1 课题的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3.2 课题的应用价值 | 第13-14页 |
2 动画语言的相关要素对雕塑造型的积极意义 | 第14-23页 |
2.1 “幻想”与“夸张”对雕塑造型的积极意义 | 第15-19页 |
2.1.1 “幻想”对雕塑造型的积极意义 | 第15-16页 |
2.1.2 “夸张”对雕塑造型的积极意义 | 第16-19页 |
2.2 “变形”对雕塑造型的积极意义 | 第19-20页 |
2.2.1 夸张变形的基本原则 | 第19-20页 |
2.2.2 变形的意义 | 第20页 |
2.3 时间造型的相关知识对动态雕塑的积极意义 | 第20-23页 |
2.3.1 时间造型的基本概念 | 第20-22页 |
2.3.2 时间造型的方法 | 第22-23页 |
3 雕塑的艺术创作 | 第23-27页 |
3.1 传统雕塑 | 第23-24页 |
3.2 数字雕塑 | 第24-26页 |
3.3 动态雕塑 | 第26-27页 |
4 雕塑艺术与动画艺术之间的关联性 | 第27-36页 |
4.1 雕塑和动画在造型本体上的共同特点 | 第27-28页 |
4.2 雕塑与动画未来发展的趋势 | 第28-31页 |
4.3 雕塑艺术和动画艺术在“夸张”方面的异同 | 第31-33页 |
4.4 雕塑艺术和动画艺术在“变形”方面的异同 | 第33-36页 |
5 动画中“时间”要素在动态雕塑中的应用 | 第36-45页 |
5.1 动画运动规律相关知识 | 第36-39页 |
5.1.1 弹性 | 第36-37页 |
5.1.2 压力和重量 | 第37-38页 |
5.1.3 前期动作和强调动作 | 第38-39页 |
5.2 “时间”要素在动态雕塑应用作品分析 | 第39-45页 |
5.2.1 时间的概念 | 第39-40页 |
5.2.2 动态雕塑作品赏析 | 第40-42页 |
5.2.3 动画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——毕业创作《表情》的实践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