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内研究综述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外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创新之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不足之处第22-23页
第二章 网络舆情危机与政府形象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3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网络舆情危机的相关概念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网络舆情危机的定义与特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网络舆情危机的分类与发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与原则第26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政府形象的相关概念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府形象的定义与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政府形象的定位与作用第29-31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沉默螺旋理论——形成危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议程设置理论——疏导危机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善治理论——治理危机第34-36页
第三章 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内在联系第36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有效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有助于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有助于增强政府的合法性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助于维护政府的公信力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有助于化解政府形象危机第37页
    第二节 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有助于强化网络舆情危机有效管理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危机动员能力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助于增强公众的危机决策认同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效能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新媒体兴起为政府形象的塑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新媒体概念与构成要素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媒体兴起给政府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机遇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新媒体兴起对政府形象的塑造构成了挑战第40-42页
第四章 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与根源分析第42-58页
    第一节 地方政府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第42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南京梧桐树事件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天津港爆炸事件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案例对比分析第50-53页
    第二节 地方政府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形象塑造意识不足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危机公关能力不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形象塑造互动不够第54页
    第三节 地方政府形象塑造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主观认知上重视不够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行为应对上力度欠缺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机制建设上亟待完善第56-58页
第五章 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中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第58-71页
    第一节 主观认知上加强重视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重塑政府形象价值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强化危机管理意识第60页
    第二节 行为应对上加大力度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提高危机公关能力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积极发挥新媒体作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促“政媒民”良性互动第64-65页
    第三节 机制建设上加快完善第65-7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丰富形象评价体系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构建应急管理机制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第70-71页
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后记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来西亚华人华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
下一篇:养老服务体系的“精准化”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