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导论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“诸神隐退”与施莱格尔的“新神话”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 “诉求”与“伤害”:拉姆道尔、克莱斯特与《台岑祭坛画》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“归乡”与“超越”:19世纪早期的德国浪漫主义空想者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“孤独循环之中孤独的人”——画家作品中死亡意象在浪漫主义语境下的阐释 | 第17-30页 |
第一节 作为“终结”的在场:《橡树林中的修道院》《冰洋》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 心灵的图像:《雾海中的漫游者》与作为人的“自由” | 第21-25页 |
第三节 “自我”与“非我”:《雪中目的》与浪漫主义的“苦难之花” | 第25-30页 |
第三章 “赐予双翼,返回故里“——以弗里德里希的风景浅析浪漫主义自然观 | 第30-45页 |
第一节 “自然的神性”与“内在之眼”:《海滨孤僧》 | 第30-33页 |
第二节 自然与精神的“同一性”:《雾海中的漫游者》 | 第33-36页 |
第三节 《帕特莫斯》修道院遗址与宗教热情 | 第36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:论文图片与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| 第51-54页 |
附录:论文引用图片 | 第54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学术成果统计-作品、论文及专著发表 | 第63页 |
学术成果统计-展览及获奖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