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一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8-9页 |
二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三 文章结构及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概述 | 第13-20页 |
第一节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产生的法律背景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法律内涵 | 第15-17页 |
一 信息交换的范围 | 第15-16页 |
二 信息交换的义务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法律依据 | 第17-20页 |
一 《税收信息交换专项协定范本》 | 第18页 |
二 《经合组织范本》 | 第18-19页 |
三 《联合国范本》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适用与影响 | 第20-25页 |
第一节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适用 | 第20-22页 |
一 对信息交换义务的保留 | 第20-21页 |
二 对纳税人隐私权的保护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影响 | 第22-25页 |
一 对国家税收主权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二 对金融隐私权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适用国际税收透明度原则的立法模式探索 | 第25-36页 |
第一节 单边立法:美国《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》 | 第25-29页 |
一 《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》的产生 | 第25-26页 |
二 《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》的适用 | 第26-28页 |
三 《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》的替代模式:政府间协议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区域性合作:《对存款所得采用支付利息形式的税收指令》 | 第29-33页 |
一 《对存款所得采用支付利息形式的税收指令》的产生 | 第30-31页 |
二 《对存款所得采用支付利息形式的税收指令》的内容 | 第31-32页 |
三 《对存款所得采用支付利息形式的税收指令》的适用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全球性合作:《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》 | 第33-36页 |
一 《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》的产生与发展 | 第33-34页 |
二 修订后的《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》的适用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提高我国税收透明度的完善建议 | 第36-42页 |
第一节 适当调整我国的可征收税内容 | 第36-37页 |
一 重新确定可征收税种的范围 | 第36-37页 |
二 拓宽可征收税纳税对象的范围 | 第37页 |
第二节 完善我国的税收信息交换体系 | 第37-39页 |
一 改进金融机构计算机技术系统 | 第37-38页 |
二 构建多方位的双边信息交换模式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建立健全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机制 | 第39-42页 |
一 审慎选择双边协议内容及对象 | 第39-40页 |
二 明确规定多边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