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处理器硬实时系统的调度算法研究
致谢 | 第9-10页 |
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9-3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9-2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1-30页 |
1.2.1 分组调度 | 第21-23页 |
1.2.2 全局调度 | 第23-28页 |
1.2.3 容错调度 | 第28-30页 |
1.3 文章结构 | 第30-31页 |
第二章 实时系统的相关知识 | 第31-39页 |
2.1 实时系统 | 第31-34页 |
2.1.1 硬实时和软实时 | 第31-32页 |
2.1.2 任务模型 | 第32页 |
2.1.3 带入作业和带出作业 | 第32-33页 |
2.1.4 调度算法分类 | 第33-34页 |
2.2 容错调度 | 第34页 |
2.3 可调度性分析 | 第34-39页 |
2.3.1 相关定义 | 第35页 |
2.3.2 DA-LC测试 | 第35-37页 |
2.3.3 RTA-LC测试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抢占阈值调度算法 | 第39-55页 |
3.1 问题的提出 | 第39-40页 |
3.2 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| 第40-41页 |
3.3 可调度性测试 | 第41-44页 |
3.4 作业的最迟开始运行时间 | 第44-46页 |
3.5 优先级和抢占阈值分配算法 | 第46-48页 |
3.6 时间复杂度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7 仿真 | 第49-54页 |
3.8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限制抢占调度算法 | 第55-71页 |
4.1 问题的提出 | 第55-56页 |
4.2 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| 第56-57页 |
4.3 可调度性测试 | 第57-61页 |
4.4 限制抢占区的最迟开始运行时间 | 第61-64页 |
4.5 限制抢占区分配算法 | 第64-66页 |
4.6 时间复杂度分析 | 第66页 |
4.7 仿真 | 第66-70页 |
4.8 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副版本不可抢占的全局容错调度算法 | 第71-87页 |
5.1 问题的提出 | 第71-72页 |
5.2 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| 第72页 |
5.3 可调度性测试 | 第72-80页 |
5.3.1 NPB-DA可调度性测试 | 第73-76页 |
5.3.2 NPB-RTA可调度性测试 | 第76-80页 |
5.4 优先级分配 | 第80-82页 |
5.5 仿真 | 第82-85页 |
5.6 小结 | 第85-87页 |
第六章 副版本延迟的全局容错调度算法 | 第87-104页 |
6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7-88页 |
6.2 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| 第88-89页 |
6.3 可调度性测试 | 第89-96页 |
6.3.1 最大响应时间 | 第89-90页 |
6.3.2 无故障任务的最大负载 | 第90-92页 |
6.3.3 系统中无故障时的累积干扰负载 | 第92-93页 |
6.3.4 被测试任务发生故障时的累积干扰负载 | 第93-94页 |
6.3.5 高优先级任务发生故障时的累积干扰负载 | 第94-96页 |
6.4 中间参数计算 | 第96-97页 |
6.5 仿真 | 第97-103页 |
6.6 小结 | 第103-10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4-107页 |
7.1 总结 | 第104-105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117-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