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4-19页 |
1.2.1 境外文献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2.3 文献综述评述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4 研究框架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| 第21-32页 |
2.1 主要产业结构转型理论 | 第21-26页 |
2.1.1 产业、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转型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1.2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1.3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1.4 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 主要经济增长指标 | 第26-28页 |
2.2.1 经济增长指标的度量 | 第26-27页 |
2.2.2 国内生产总值GDP | 第27页 |
2.2.3 国民生产总值GNP | 第27-28页 |
2.3 主要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8-31页 |
2.3.1 经济增长的概念 | 第28页 |
2.3.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3.3 新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3.4 制度经济增长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“克强指数”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| 第32-40页 |
3.1 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1.1 电力消费趋势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1.2 电力消费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 铁路货运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1 铁路货运量趋势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2 铁路货运量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 贷款发放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1 贷款发放总量趋势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.2 贷款发放总量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“克强指数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40-60页 |
4.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的选取 | 第40-43页 |
4.1.1 模型的设定 | 第40-41页 |
4.1.2 变量的选取 | 第41-43页 |
4.2 数据的来源 | 第43页 |
4.3 数据的描述统计 | 第43-50页 |
4.3.1 变量的描述统计 | 第43-44页 |
4.3.2 “克强指数”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 | 第44-50页 |
4.4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及实证结果 | 第50-58页 |
4.4.1 模型估计方法的选择 | 第50-54页 |
4.4.2 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0-65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61-65页 |
5.2.1 淘汰落后产能并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| 第61-62页 |
5.2.2 继续加大铁路货运投资并合理调整铁路货运结构 | 第62页 |
5.2.3 保持信贷适应性平稳增长并增强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| 第62-63页 |
5.2.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