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材论文--药材鉴定论文

12种庐山地区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DNA分子鉴定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中英文缩略词表第9-10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9页
    1.1 中药材鉴别方法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中药材传统鉴定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分子鉴定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2 蕨类植物概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蕨类植物的形态及使用价值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蕨类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地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庐山地理环境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庐山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简介第18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-19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9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样本及网络样本来源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材料介绍第25-28页
    2.2 实验内容及步骤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仪器与试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9-31页
    2.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测序结果处理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序列下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多序列比对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分子进化分析工具第32-34页
第3章 实验结果分析第34-64页
    3.1 实验结果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12 种庐山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PCR扩增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12 种庐山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部分测序峰图第34-37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分析第37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12 种庐山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种内种间变异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12 种庐山地区常见药用蕨类植物的NJ树、ML树、BLAST鉴定及种内种间K2P遗传距离分析第38-63页
    3.3 结果总结第63-64页
第4章 讨论第64-69页
    4.1 植物的DNA提取与PCR扩增第64页
    4.2 应用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第64-65页
    4.3 两种建树方法的比较第65-66页
    4.4 庐山地区常见的药用蕨类植物与其近缘种系统关系探讨第66-69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9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7页
附录第77-82页
    附录A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第77-79页
    附录B PCR产物的纯化第79-80页
    附录C 实验物种实物图(部分)第80-82页
综述第82-9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0-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永新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及对策
下一篇:西黄丸通过PI3K/AKT~AP-1信号通路减少荷瘤小鼠肿瘤微环境Treg细胞数量的抗肿瘤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