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6页 |
1.1 背景及问题提出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3 问题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2 可行性分析 | 第14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| 第14-16页 |
1.3.1 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论文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6-41页 |
2.1 土壤修复行业简述 | 第16-26页 |
2.1.1 土壤污染的原因、分类 | 第16-18页 |
2.1.2 土壤修复对象 | 第18-19页 |
2.1.3 土壤修复行业四个阶段 | 第19-20页 |
2.1.4 土壤修复过程及产业链构成 | 第20-21页 |
2.1.5 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| 第21-26页 |
2.2 国外土壤修复情况简述 | 第26-31页 |
2.2.1 美国土壤修复治理与再开发 | 第26-28页 |
2.2.2 欧盟土壤修复治理与再开发 | 第28-30页 |
2.2.3 其它国家土壤修复情况简述 | 第30-31页 |
2.3 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情况简述 | 第31-34页 |
2.3.1 国内全能型土壤修复企业规模扩张 | 第33-34页 |
2.3.2 国外企业在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参与程度有限 | 第34页 |
2.4 土壤修复典型案例 | 第34-41页 |
2.4.1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土壤修复治理 | 第34-38页 |
2.4.2 上海世博园区污染场地修复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市场需求与政策分析 | 第41-53页 |
3.1 行业现有政策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2 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2.1 土壤修复项目资金主要依靠政府,目前处于小规模试点阶段 | 第46-47页 |
3.2.2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巨大 | 第47-50页 |
3.3 行业政策预计分析 | 第50-53页 |
3.3.1 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管理体系及政策法规支持 | 第50页 |
3.3.2 法律法规体系:四个标准,一个办法 | 第50-51页 |
3.3.3 融资机制:融资渠道多样化,“治理基金”与“棕地开发”相结合 | 第51页 |
3.3.4 管理机制创新:“治理基金”与“棕地开发”相结合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康达环保集团实施土壤修复的市场环境分析 | 第53-65页 |
4.1 康达环保集团介入土壤修复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| 第53-55页 |
4.2 外部环境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2.1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2.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| 第58-60页 |
4.3 内部环境分析 | 第60-65页 |
第五章 康达环保集团实施土壤修复的战略设计 | 第65-74页 |
5.1 战略思路 | 第65-70页 |
5.1.1 总体思路 | 第65页 |
5.1.2 战略选择 | 第65-70页 |
5.1.3 技术选择 | 第70页 |
5.2 营运模式 | 第70-74页 |
5.2.1 土壤修复现有资金来源及主要修复模式 | 第70-71页 |
5.2.2 康达环保集团土壤修复盈利模式选择 | 第71-74页 |
第六章 康达环保集团土壤修复的战略实施 | 第74-83页 |
6.1 战略实施的步骤、计划 | 第74页 |
6.2 战略实施的相关保障措施 | 第74-76页 |
6.2.1 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| 第74-75页 |
6.2.2 企业文化建设 | 第75-76页 |
6.3 战略实施控制 | 第76-77页 |
6.4 构建政府性土壤修复信托基金的建议 | 第77-83页 |
6.4.1 土壤修复政府性资金应采取政府性信托基金形式[33~37] | 第78-81页 |
6.4.2 构建我国的政府性土壤修复信托基金 | 第81-83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启示 | 第83-85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83-84页 |
7.2 启示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