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大地测量学论文--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论文--全球定位系统(GPS)论文

光载GPS一机多天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注释表第10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光载GPS的优势和关键问题第13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特色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6-17页
第二章 基线向量解算原理第17-28页
    2.1 GPS信号与导航电文组成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单点定位基本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第19-21页
    2.4 载波相位观测方程线性化第21-22页
    2.5 载波相位差分方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单差观测方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双差观测方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三差观测方程第24页
    2.6 双差观测方程解算流程第24-26页
    2.7 整周模糊度解算第26-27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一机多天线接收机的设计第28-40页
    3.1 软件无线电平台资源配置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射频前端模块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基带信号处理模块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载波NCO模块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码NCO模块和伪距测量模块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复相位旋转下变频模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卫星CA码产生模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码相关模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帧同步解调模块第33页
    3.4 环路捕获跟踪和定位解算模块第33-37页
    3.5 一机多天线接收机结构配置第37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光载GPS系统原理与实验分析第40-53页
    4.1 直调激光器用于单点定位的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激光器驱动电流与输出光功率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直调激光器响应曲线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直调激光器驱动电流与观测卫星数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光载GPS系统的构建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ZM的调制原理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光载GPS系统的原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放大器增益动态范围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短基线测量结果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零基线测量结果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基线向量水平和垂直方向测量精度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 基于光下变频的光载GPS系统和硬件延时监测技术研究第53-64页
    5.1 硬件延时监测对测量精度的理论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5.2 基于光下频的光载GPS系统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光下变频和硬件延时监测实验原理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GPS中频信号产生原理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5.3 系统链路性能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链路性能仿真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系统链路性能实验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光下变频系统用于基线测量第60页
    5.4 硬件延时监测系统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本振信号的输出结果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相对硬件延时监测结果第61-6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洮南市“绿豆—玉米”间作覆膜模式的农业气候研究
下一篇:存在表面耦合的混合DNA序列相干输运的门电压调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