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1.1 引言 | 第16页 |
1.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9页 |
1.3 立体显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4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| 第24-26页 |
1.4.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1.4.2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多视点立体显示系统 | 第26-37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多视点立体成像系统基础理论 | 第26-28页 |
2.2.1 人类视觉系统 | 第26-27页 |
2.2.2 立体成像基本原理 | 第27-28页 |
2.3 多视点立体成像系统的关键问题及处理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3.1 多视点立体成像系统的关键问题 | 第28-29页 |
2.3.2 多视点立体成像系统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4 多视点立体成像系统 | 第30-34页 |
2.4.1 多视点相机阵列 | 第30-32页 |
2.4.2 系统基本组成框架 | 第32-34页 |
2.5 多视点立体显像系统 | 第34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多相机的畸变校正 | 第37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37页 |
3.2 射影空间及透视成像基础 | 第37-40页 |
3.2.1 参考坐标系 | 第37-39页 |
3.2.2 透视相机模型 | 第39-40页 |
3.2.3 透视相机成像过程 | 第40页 |
3.3 多相机标定 | 第40-43页 |
3.3.1 相机的畸变 | 第41页 |
3.3.2 多相机标定 | 第41-43页 |
3.4 基于MATLAB的多相机标定 | 第43-47页 |
3.4.1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单目相机标定 | 第43-45页 |
3.4.2 基于MATLAB的多相机标定 | 第45-47页 |
3.5 基于标定的图像畸变校正 | 第47-49页 |
3.5.1 基于MATLAB多相机标定的图像畸变校正 | 第47-48页 |
3.5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子视点图像序列的处理 | 第50-60页 |
4.1 子视点图像序列的误差校正 | 第50-52页 |
4.1.1 多视点平行相机阵列校正 | 第50页 |
4.1.2 子视点图像校正映射变换 | 第50-52页 |
4.1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2页 |
4.2 子视点图像裁剪 | 第52-54页 |
4.2.1 基本原理 | 第53页 |
4.2.2 实验结果 | 第53-54页 |
4.3 子视点图像序列的移位及合成 | 第54-59页 |
4.3.1 子视点图像的移位 | 第54-55页 |
4.3.2 柱栅式多视点立体显示图像的合成原理 | 第55-56页 |
4.3.3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6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多视点裸眼立体显示实时合成并行算法 | 第60-73页 |
5.1 SIMD指令集 | 第60-61页 |
5.2 子视点图像预处理的快速算法 | 第61-66页 |
5.2.1 子视点图像序列的预处理 | 第61-62页 |
5.2.2 子视点图像旋转反锯齿算法 | 第62-66页 |
5.3 子视点图像序列的存储方法 | 第66-68页 |
5.4 柱栅式多视点立体显示图像实时合成并行算法的实现 | 第68-71页 |
5.4.1 子像素的合成 | 第68-69页 |
5.4.2 像源的读入 | 第69页 |
5.4.3 子视点图像的子像素值及权重的求解和位序存放 | 第69-71页 |
5.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总结 | 第73页 |
6.2 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