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铜氮杂环卡宾催化的有机反应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常用英文缩写注释表第12-13页
1 绪论第13-4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页
    1.2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的发展概述第13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共轭加成反应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硅氢化反应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活化CO_2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不饱和键的硼化反应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环加成反应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端炔的氢烷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7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炔丙基的氟代反应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8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叠氮化合物与炔的环加成反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9 铜氮杂环卡宾催化氧化反应第31页
    1.3 氟磺酸酚酯的简介第31-34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4-35页
    1.5 参考文献第35-43页
2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醇的有氧氧化反应第43-7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过渡金属催化有氧氧化反应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非过渡金属催化有氧氧化反应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氮氧自由基类催化有氧氧化反应第47-49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49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五种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的合成第49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芳香醇的有氧氧化反应通式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脂肪醇的有氧氧化反应第6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60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醇的有氧氧化反应条件优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应底物的拓展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能反应机理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4页
    2.5 参考文献第64-70页
3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亚胺还原反应第70-8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0-74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74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一锅法制亚胺反应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一锅法制二级胺反应通式第75-80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一锅法制二级胺条件优化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底物拓展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可能反应机理分析第85-8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86页
    3.5 参考文献第86-89页
4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醇的成醚反应第89-10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9-9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合成二烷氧基甲烷反应通式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醇的不对称成醚反应第98-99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醇的成醚反应条件优化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反应底物的拓展第100-10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2页
    4.5 参考文献第102-105页
5 铜氮杂环卡宾化合物催化基于氟磺酸酚酯的脱羧偶联反应研究第105-13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05-108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108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氟磺酸酚酯的制备通式第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对称二芳基炔的合成通式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不对称二芳基炔的合成通式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康普瑞汀A4的合成第116-118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118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氟磺酸酚酯的Sonogashira反应条件优化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对称二芳基炔的底物拓展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对称二芳基炔的合成研究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康普瑞汀A4的合成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基于氟磺酸酚酯的取代反应研究第123-12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26页
    5.5 参考文献第126-130页
6 结论第130-132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30-131页
    6.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31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131-132页
致谢第132-133页
附录A第133-134页
    1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页
    2、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33-134页
附录B: 合成硫酸二酯的意义及谱图数据第134-140页
    硫酸二酯的合成反应通式第136-13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8-140页
附录C: 未知化合物~1H和~(13)C核磁谱图第140-159页

论文共1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效稀土基氧化物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
下一篇:丙酮基-β-葡萄糖碳苷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