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

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

摘要第10-12页
ABSTRACT第12-13页
第1章 绪论第14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6-18页
第2章 文献综述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四代金融危机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关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第22-24页
第3章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第24-32页
    3.1 相关概念的说明第24-25页
    3.2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融脆弱性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金融脆弱性的强化孕育金融危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金融工具创新与金融脆弱性的强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混业经营与金融脆弱性的强化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3 信息的非对称性与金融脆弱性的强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4 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性与金融脆弱性的强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5 价值观念扭曲与金融脆弱性的强化第27-28页
    3.3 产业资本金融化与金融危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产业资本金融化的定义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产业资本金融化孕育金融危机第29-30页
    3.4 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危机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产业空心化的定义及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产业空心化孕育金融危机第30-32页
第4章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第32-46页
    4.1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墨西哥金融危机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东南亚金融危机第34-36页
    4.2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日本金融危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美国金融危机第38-41页
    4.3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与检验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本选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型设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证结果第44-46页
第5章 金融背离实体经济下我国金融危机防范的政策启示第46-53页
    5.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调整需求结构,扩大消费需求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优化产业结构,协调产业发展第47-48页
    5.2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,提高金融服务意识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建立监管指标体系,警惕金融自我膨胀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谨慎对待金融创新,健全金融监管法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稳步推进金融开放,科学管理资本流动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实行宏观审慎监管,总体把控金融风险第52-53页
第6章 结论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常态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研究
下一篇:基于金融发展衡量指标体系构建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