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2 绩效评价与平衡计分卡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2.1 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2 平衡计分卡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2.1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 | 第14-15页 |
2.2.2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3 研究评述 | 第16-17页 |
3 平衡计分卡基本理论 | 第17-20页 |
3.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内容 | 第17-18页 |
3.2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 | 第18-19页 |
3.2.1 实施前准备 | 第18-19页 |
3.2.2 绘制战略地图并编制平衡计分卡 | 第19页 |
3.3 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控流程相联系 | 第19-20页 |
4 平衡计分卡在ML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实际应用 | 第20-43页 |
4.1 ML公司基本情况 | 第20页 |
4.2 M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前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0-21页 |
4.3 M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21页 |
4.3.1 必要性分析 | 第21页 |
4.3.2 可行性分析 | 第21页 |
4.4 M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方案 | 第21-22页 |
4.4.1 ML公司平衡计分卡实施流程图 | 第21-22页 |
4.4.2 ML公司平衡计分卡推进时间表 | 第22页 |
4.5 M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行动过程 | 第22-42页 |
4.5.1 战略分析及建立公司层战略地图 | 第22-27页 |
4.5.2 开发公司层平衡计分卡 | 第27-33页 |
4.5.3 建立部门层战略地图并开发部门层平衡计分卡 | 第33-40页 |
4.5.4 个人平衡计分卡 | 第40-42页 |
4.6 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定期回顾及优化 | 第42-43页 |
5 ML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启示与改进 | 第43-46页 |
5.1 ML公司的成功的启示 | 第43-44页 |
5.1.1 重视对流程和岗位职责的梳理 | 第43页 |
5.1.2 建立部门层战略地图 | 第43页 |
5.1.3 强大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| 第43-44页 |
5.1.4 打造学习型组织 | 第44页 |
5.1.5 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推动 | 第44页 |
5.1.6 企业内部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| 第44页 |
5.2 平衡计分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| 第44-46页 |
5.2.1 管理层缺乏较为完善的培训 | 第44-45页 |
5.2.2 推行初始员工层阻力较大 | 第45页 |
5.2.3 非财务指标量化问题 | 第45-46页 |
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| 第46-4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6.1.1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使组织总体目标、各层级目标得以更加明确 | 第46页 |
6.1.2 平衡计分卡可以适用于以战略为导向的中小企业 | 第46页 |
6.1.3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使组织业绩报告形式和内容更加规范 | 第46页 |
6.2 研究局限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