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绪论 | 第10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3.3 研究评述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22-2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5 研究创新 | 第24-26页 |
2.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| 第26-31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2.1.1 大病 | 第26-27页 |
2.1.2 大病保险 | 第27-28页 |
2.1.3 绩效 | 第28页 |
2.2 理论框架 | 第28-31页 |
2.2.1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2 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2.3 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状况分析 | 第31-39页 |
3.1 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建立背景 | 第31-32页 |
3.1.1 低水平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难以满足现行的医疗保障需求 | 第31页 |
3.1.2 医疗救助仍然是我省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| 第31-32页 |
3.1.3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医保整合 | 第32页 |
3.2 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建设概况 | 第32-34页 |
3.2.1 湖南省概况 | 第32-33页 |
3.2.2 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| 第33-34页 |
3.3 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实施现状 | 第34-39页 |
3.3.1 参保情况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.2 保障水平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3 筹资机制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3.4 承办方式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绩效评价与分析 | 第39-52页 |
4.1 基本调查数据分析 | 第39-46页 |
4.1.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 | 第39-44页 |
4.1.2 调查对象认知状况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1.3 调查对象满意度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 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绩效评价 | 第46-50页 |
4.2.1 大病保险绩效评价方法 | 第46-47页 |
4.2.2 调查对象总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提高程度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2.3 调查对象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概率降低程度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4 不同收入阶层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概率降低程度分析 | 第50页 |
4.3 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3.1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际支付比例较低 | 第50-51页 |
4.3.2 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概率有一定程度降低 | 第51页 |
4.3.3 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障不足 | 第51-52页 |
5.完善湖南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对策建议 | 第52-56页 |
5.1 完善大病保险补偿机制,提高保障水平 | 第52-53页 |
5.1.1 合理确定起付线 | 第52-53页 |
5.1.2 合理设计报销比例 | 第53页 |
5.2 完善筹资机制,提高基金运行水平 | 第53-54页 |
5.2.1 精确测算筹资水平,并逐步统一筹资标准 | 第53页 |
5.2.2 拓宽筹资渠道,建立多元筹资体系 | 第53-54页 |
5.2.3 逐步提高统筹层次,发挥基金的统筹共济功能 | 第54页 |
5.3 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功能优势,提升其管理服务水平 | 第54-55页 |
5.3.1 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化服务功能 | 第54-55页 |
5.3.2 加强对商业保险公司的规范和约束 | 第55页 |
5.4 整合城乡资源,构建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| 第55-56页 |
6.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6.1 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56-57页 |
6.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附录(调查问卷)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