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变分法的光场深度流估计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光场相机的发展第11-13页
    1.3 光流技术及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基于梯度的光流算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于区域和特征匹配的光流算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于能量的光流算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基于相位的光流算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6-17页
第2章 基于光场相机的光场成像第17-27页
    2.1 光场相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Lytro相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Lytro相机光学系统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光场基础理论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光线传播矩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光线追踪技术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光场双平面参数化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光场数据采集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光场采样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子光圈图像第25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3章 基于变分光流法的深度估计第27-42页
    3.1 获取子光圈图像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原始图像的数据提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微透镜的中心标定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获得子光圈图像阵列第28-29页
    3.2 获取子光圈光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计算局部光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HS光流算法的亮度恒定假设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HS光流算法的平滑项约束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HS光流算法的能量函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计算全局光流第33页
    3.3 初始深度估计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深度估计原理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基于视差法的双目深度估计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基于焦点堆栈的多目深度估计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多帧子光圈的深度估计第37-38页
    3.4 最终深度估计第38-4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基于几何遮挡的亚像素深度流估计第42-52页
    4.1 遮挡的定义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基于遮挡的光场流估计第43-44页
    4.3 基于亚像素光流估计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基于亚像素位移的相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成本代价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计算前向光流和后向光流第46页
    4.4 遮挡检测第46-48页
    4.5 几何遮挡模型第48-50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基于改进变分光流法的深度估计第52-61页
    5.1 光场重聚焦原理第52-54页
    5.2 光场深度流第54-55页
    5.3 邻域修正第55-57页
    5.4 双线性插值优化第57-58页
    5.5 实验结果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61-62页
    6.2 未来展望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本文作者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规模垂直搜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相对运动网络和贝叶斯概率估计的多目标跟踪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