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英文缩略语表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糖基化与糖基转移酶的研究概况 | 第14-23页 |
第一节 概述 | 第14-16页 |
1.1 天然产物糖苷的获得方法及特点 | 第14-16页 |
1.1.1 化学提取 | 第15页 |
1.1.2 有机合成 | 第15页 |
1.1.3 生物合成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糖基转移酶(GTs)研究概况 | 第16-21页 |
2.1 糖基转移酶(GTs)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2 糖基转移酶(GTs)的生物学功能 | 第17-18页 |
2.3 糖基转移酶(GTs)及糖基化(glycosylation)的意义与应用 | 第18-20页 |
2.4 植物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前景及进展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野葛的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 | 第21-23页 |
3.1 野葛的主要化学成分 | 第21页 |
3.2 野葛的药理作用 | 第21-22页 |
3.3 野葛的糖基转移酶研究概况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野葛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、外源表达及催化活性筛选 | 第23-36页 |
引言 | 第23-24页 |
第一节 野葛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| 第24-30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4-26页 |
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1.2.1 野葛茎叶总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| 第25页 |
1.2.2 简并引物的设计 | 第25页 |
1.2.3 SMART-RACE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| 第25-26页 |
1.2.4 cDNA全长的获得 | 第26页 |
1.2.5 克隆糖基转移酶的进化树分析 | 第26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26-30页 |
2.1 野葛茎叶总RNA的提取 | 第26-27页 |
2.2 糖基转移酶3'端片段的扩增 | 第27-28页 |
2.3 糖基转移酶基因cDNA全长的扩增 | 第28页 |
2.4 克隆糖基转移酶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二节 糖基转移酶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与诱导表达 | 第30-33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| 第30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2.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0页 |
1.2.2 重组表达宿主系统的构建与诱导表达 | 第30-31页 |
1.2.3 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 | 第31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外源表达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活性筛选 | 第33-36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33页 |
1.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| 第33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33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33-36页 |
第三章 重组糖基转移酶P1GT7底物杂泛性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 | 第36-75页 |
引言 | 第36页 |
第一节 重组菌的培养及重组蛋白P1GT7的分离纯化 | 第36-40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36-38页 |
1.1 仪器设备 | 第36-37页 |
1.2 菌种 | 第37页 |
1.3 培养基 | 第37页 |
1.4 抗生素及诱导剂 | 第37页 |
1.5 蛋白分离纯化缓冲液 | 第37-38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2.1 重组菌Rosetta-pET28a-P1GT7发酵 | 第38页 |
2.1.1 配制LB培养基 | 第38页 |
2.1.2 制备种子液 | 第38页 |
2.1.3 放大培养 | 第38页 |
2.1.4 诱导表达 | 第38页 |
2.1.5 收获菌体 | 第38页 |
2.2 重组蛋白P1GT7分离纯化 | 第38-39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重组糖基转移酶P1GT7的酶学性质研究 | 第40-45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40-42页 |
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40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40-42页 |
1.2.1 温度对P1GT7催化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1.2.2 pH值对P1GT7催化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1页 |
1.2.3 二价金属离子对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1页 |
1.2.4 最佳酶促反应时间 | 第41-42页 |
1.2.5 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42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42-45页 |
2.1 温度对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2页 |
2.2 反应体系pH值对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2.3 二价金属离子对糖基化反应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2.4 最佳酶促反应时间 | 第44页 |
2.5 酶促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糖基转移酶P1GT7催化底物杂泛性的研究 | 第45-50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45-46页 |
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45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45-46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46-50页 |
第四节 酶法合成并制备不同类型的芳香类化合物 | 第50-70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50-51页 |
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51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51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51-70页 |
2.1 新化合物的HPLC谱图及结构解析 | 第54-65页 |
2.2 糖基化产物的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 | 第65-70页 |
第五节 P1GT7的可逆性及其在“一锅法”合成生物活性糖苷中的应用 | 第70-72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70-71页 |
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及仪器设备 | 第70页 |
1.2 实验方法 | 第70-71页 |
1.2.1 糖基转移酶P1GT7催化可逆性的验证 | 第70-71页 |
1.2.2 “一锅法”合成生物活性糖苷 | 第71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71-72页 |
2.1 糖基转移酶P1GT7的催化可逆性 | 第71-72页 |
2.2 糖基转移酶P1GT7在“一锅法”合成生物活性糖苷中的应用 | 第72页 |
第六节 糖基化产物药理活性评价 | 第72-75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6页 |
附录 | 第86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目录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