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2.1 GIS设备成本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GIS设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3 成本与质量关联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GIS设备采购成本构成与计算模型研究 | 第19-26页 |
2.1 GIS设备采购成本的构成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1.1 直接成本 | 第19页 |
2.1.2 间接成本 | 第19-20页 |
2.2 GIS设备采购成本计算模型研究 | 第20-23页 |
2.2.1 直接成本 | 第20-22页 |
2.2.2 间接成本 | 第22-23页 |
2.3 实例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3.1 案例 1 | 第23-24页 |
2.3.2 案例 2 | 第24页 |
2.3.3 案例 3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GIS设备成本敏感与质量敏感度计算与分析研究 | 第26-43页 |
3.1 GIS设备成本敏感度的定义 | 第26-30页 |
3.1.1 主要零部件成本敏感 | 第26-28页 |
3.1.2 间接成本的成本敏感度 | 第28-29页 |
3.1.3 成本敏感度的改进 | 第29-30页 |
3.2 GIS设备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及质量问题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GIS设备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30页 |
3.2.2 GIS设备质量问题数据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3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质量敏感度计算 | 第33-38页 |
3.3.1 灰色关联理论及分析计算 | 第34-35页 |
3.3.2 基于熵值法及专家打分法的指标序列权重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3.3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GIS设备质量敏感度计算 | 第36-38页 |
3.4 基于质量敏感度分析的GIS设备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价 | 第38-42页 |
3.4.1 评价矩阵标准化 | 第38页 |
3.4.2 求解综合权重下的灰关联度 | 第38-39页 |
3.4.3 算例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GIS设备成本与质量关联分析研究 | 第43-54页 |
4.1 波士顿矩阵原理概述 | 第43-45页 |
4.2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GIS设备成本与质量关联分析研究 | 第45-49页 |
4.2.1 基于四类质量因素的波士顿矩阵分析研究 | 第45-46页 |
4.2.2 基于主要零部件的波士顿矩阵分析研究 | 第46-49页 |
4.3 差异化质量控制策略 | 第49-53页 |
4.3.1 重点管控区 | 第49-51页 |
4.3.2 质量导向区 | 第51-52页 |
4.3.3 策略优化区 | 第52页 |
4.3.4 策略保持区 | 第52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GIS设备采购成本与质量优化方法研究 | 第54-63页 |
5.1 GIS设备采购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| 第54-55页 |
5.2 GIS设备采购靶心价格与质量优化建模 | 第55-56页 |
5.2.1 GIS设备采购靶心价格与质量优化建模方法研究 | 第55-56页 |
5.2.2 GIS设备靶心价格计算模型的研究 | 第56页 |
5.3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GIS设备采购靶心价格与质量优化 | 第56-60页 |
5.3.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| 第56-59页 |
5.3.2 GIS设备采购成本与质量优化模型研究 | 第59-60页 |
5.4 案例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6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件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