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二硫键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33页 |
1、二硫键作为官能团用于硫醇的检测 | 第11-19页 |
2、二硫键用于前药的制备 | 第19-25页 |
3、二硫键的其他应用 | 第25-26页 |
4、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26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3页 |
第二章 基于二硫键的药物传输系统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| 第33-57页 |
1、引言 | 第33-35页 |
2、实验部分 | 第35-42页 |
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35-37页 |
2.2 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7-39页 |
2.2.1 化合物1的合成 | 第37页 |
2.2.2 化合物2的合成 | 第37-38页 |
2.2.3 化合物3的合成 | 第38-39页 |
2.2.4 前药(化合物 4)的合成 | 第39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9-42页 |
2.3.1 溶液的配制 | 第39页 |
2.3.2 前药荧光响应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2.3.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| 第40页 |
2.3.4 前药选择性实验的测定 | 第40页 |
2.3.5 前药于细胞内的毒性实验 | 第40-41页 |
2.3.6 细胞培养以及激光共聚焦成像 | 第41页 |
2.3.7 前药的抗光漂白实验 | 第41页 |
2.3.8 前药的线粒体定位实验 | 第41页 |
2.3.9 小鼠活体成像实验 | 第41-42页 |
3、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3页 |
3.1 前药反应机理 | 第42-43页 |
3.2 前药的光谱性质 | 第43-44页 |
3.3 前药反应的条件优化 | 第44-46页 |
3.3.1 反应时间优化 | 第44页 |
3.3.2 pH优化 | 第44-45页 |
3.3.3 缓冲溶液体积优化 | 第45页 |
3.3.4 前药浓度优化 | 第45-46页 |
3.4 前药的荧光响应 | 第46-47页 |
3.5 前药选择性实验 | 第47-48页 |
3.6 前药于细胞内的毒性实验 | 第48-49页 |
3.7 前药的细胞成像 | 第49-51页 |
3.8 线粒体定位实验 | 第51页 |
3.9 前药抗光漂白实验 | 第51-52页 |
3.10 活体成像 | 第52-53页 |
4、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第三章 基于二硫键检测硒化氢的探针设计合成及应用 | 第57-71页 |
1、引言 | 第57页 |
2、实验部分 | 第57-62页 |
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57-58页 |
2.2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8-60页 |
2.2.1 化合物1的合成 | 第58-59页 |
2.2.2 化合物2的合成 | 第59页 |
2.2.3 化合物3的合成 | 第59页 |
2.2.4 化合物4的合成 | 第59-60页 |
2.2.5 探针(化合物 5)的合成 | 第60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60-62页 |
2.3.1 溶液的配制 | 第60-61页 |
2.3.2 探针荧光响应的测定 | 第61页 |
2.3.3 探针选择性实验的测定 | 第61页 |
2.3.4 动力学实验 | 第61页 |
2.3.5 探针于细胞内的毒性实验 | 第61页 |
2.3.6 细胞培养以及激光共聚焦成像 | 第61-62页 |
2.3.7 小鼠活体成像实验 | 第62页 |
3、结果与讨论 | 第62-70页 |
3.1 官能团光谱性质以及探针反应机理 | 第62-63页 |
3.2 探针的光谱性质 | 第63-64页 |
3.3 探针反应的条件优化 | 第64-65页 |
3.3.1 动力学实验 | 第64页 |
3.3.2 pH优化 | 第64-65页 |
3.4 探针的荧光响应 | 第65-66页 |
3.5 探针选择性实验 | 第66-67页 |
3.6 探针于细胞内的毒性实验 | 第67页 |
3.7 探针细胞成像 | 第67-69页 |
3.8 活体成像 | 第69-70页 |
4、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2页 |
附:合成产物谱图 | 第72-8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