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64页 |
1.1 基于Pd(Ⅲ)及Pd(Ⅳ)中间体的碳-氢活化研究简介 | 第12-14页 |
1.2 钯催化导向碳-氢活化反应 | 第14-38页 |
1.2.1 碳-氢活化/烷基化反应 | 第14-16页 |
1.2.2 碳-氢活化/烯化反应 | 第16-21页 |
1.2.3 碳-氢活化/芳基化反应 | 第21-28页 |
1.2.4 碳-氢活化/炔化反应 | 第28页 |
1.2.5 碳-氢活化/碳-氮偶联反应 | 第28-30页 |
1.2.6 碳-氢活化/碳-硫偶联反应 | 第30页 |
1.2.7 碳-氢活化/羰基化反应 | 第30-32页 |
1.2.8 碳-氢活化/卤化反应 | 第32-35页 |
1.2.9 碳-氢活化/硼化反应 | 第35-36页 |
1.2.10 碳-氢活化/磷化反应 | 第36-37页 |
1.2.11 碳-氢活化/氰化反应 | 第37-38页 |
1.3 钯催化的导向碳-氢活化/环化反应 | 第38-48页 |
1.3.1 碳-氢官能化后串联环化 | 第38-41页 |
1.3.2 碳-氢活化/环化反应 | 第41-48页 |
1.4 钯催化碳-氢活化在全合成中的应用 | 第48-51页 |
1.5 本论文的立题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4页 |
第二章 钯催化碳-氢内酯化反应及大麻酚的全合成研究 | 第64-122页 |
2.1 引言 | 第64页 |
2.2 联芳基内酯的合成方法简介 | 第64-69页 |
2.3 钯催化碳-氢活化/碳-氧偶联反应 | 第69-77页 |
2.3.1 导向碳(sp~2)-氢活化/碳-氧偶联反应 | 第70-72页 |
2.3.2 导向碳(sp~3)-氢活化/碳-氧偶联反应 | 第72-73页 |
2.3.3 碳-氢活化/碳-氧环化 | 第73-75页 |
2.3.4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的碳-氢活化的联芳基内酯构建 | 第75-77页 |
2.4 钯(Ⅱ)催化羧基导向的碳-氢内酯化反应 | 第77-90页 |
2.4.1 课题的提出 | 第77-78页 |
2.4.2 课题的初步尝试 | 第78-79页 |
2.4.3 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79-88页 |
2.4.4 反应机理研究 | 第88-90页 |
2.5 大麻酚的全合成研究 | 第90-95页 |
2.5.1 大麻酚的简介 | 第91页 |
2.5.2 大麻酚的合成研究进展 | 第91-93页 |
2.5.3 大麻酚的合成研究 | 第93-95页 |
2.6 小结 | 第95页 |
实验部分 | 第9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2页 |
第三章 钯催化碳-氢/一氧化碳插入合成异吲哚啉酮及螺粉蕊黄杨碱的全合成研究 | 第122-160页 |
3.1 引言 | 第122-123页 |
3.2 异吲哚啉酮的合成方法 | 第123-129页 |
3.3 钯催化碳-氢活化/CO插入反应 | 第129-135页 |
3.3.1 导向的碳(sp~2)-氢活化/CO插入反应 | 第129-131页 |
3.3.2 导向的碳(sp~3)-氢活化/CO插入反应 | 第131-132页 |
3.3.3 基于过渡金属催化碳-氢活化的1-异吲哚啉酮合成 | 第132-135页 |
3.4 钯催化碳-氢/CO插入合成异吲哚啉酮 | 第135-143页 |
3.4.1 课题的提出 | 第135-136页 |
3.4.2 课题的初步尝试 | 第136-137页 |
3.4.3 反应条件的优化 | 第137-143页 |
3.5 螺粉蕊黄杨碱的全合成研究 | 第143-144页 |
3.6 小结 | 第144-145页 |
实验部分 | 第145-1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5-160页 |
第四章 全文总结 | 第160-162页 |
附录 | 第162-180页 |
致谢 | 第180-18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