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调度、管理、通信论文--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

计及复杂风况特征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应用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7页
1 绪论第12-3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风能利用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风力发电概况第15-18页
    1.3 复杂风况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风速概率分布的多样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风向随风速随机变化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1.4 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风速模型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风速概率分布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风速-风向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1.5 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现状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计及风速分布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计及风向变化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27-29页
    1.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-32页
2 计及风速概率分布多样性的混合核密度风速模型第32-6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2页
    2.2 常规风速概率分布模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参数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非参数模型第33-34页
    2.3 风速概率分布混合核密度模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混合核密度模型的构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混合核密度模型渐进积分误差的推导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混合核密度模型中权重系数优化模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基于Lagrange乘子法的最优权重系数求解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混合核密度模型中窗宽的选择第38页
    2.4 基于混合核密度模型的风速概率分布估计流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Chi2检验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KS检验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风速概率分布估计步骤第39-40页
    2.5 算例分析第40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North Dakota州多处风电场风速概率分布估计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与三类非参数模型对比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与三类参数模型对比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混合核密度模型的计算时间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参数M对混合核密度模型的影响第5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59-62页
3 计及风向随机变化的风速-风向MARKOV链模型第62-74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2-63页
    3.2 风速-风向MARKOV链模型中离散状态的划分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蒲福风速尺度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本风向尺度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离散风速-风向状态划分步骤第65页
    3.3 风速-风向的状态转移率矩阵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状态持续时间的概率分布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状态转移率的计算第68-69页
    3.4 风速-风向MARKOV链的建模流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Markov方程的求解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建模步骤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统计特性指标计算第70页
    3.5 算例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North Dakota州多处风电场风速-风向Markov链建模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与实测样本统计特性指标对比第72-7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4 计及风速概率分布多样性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74-92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4页
    4.2 基于样条插值的混合核密度风速抽样方法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样条插值的混合核密度函数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弯矩法的样条插值参数求解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风速抽样步骤第77-78页
    4.3 基于混合核密度风速模型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计及风电机组停运的风电场出力抽样方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负荷及常规发电机组抽样方法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可靠性评估流程第81-83页
    4.4 算例分析第83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风速抽样方法的精度分析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含风能的RBTS系统可靠性评估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与应用Weibull模型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对比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风速季节特征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风电机组类型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9-92页
5 计及风向随机变化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92-112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2页
    5.2 计及风电机组停运和尾流效应的风电场出力MARKOV链模型第92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计风速-风向的风电机组数Markov链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计及风速-风向的风电场出力状态Markov链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计及风速-风向和布局结构的风电场出力计算第95-97页
    5.3 基于风速-风向MARKOV链模型的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第97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于Euclidean距离的风电场出力状态合并方法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系统发电出力和负荷Markov链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含风能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流程第100-101页
    5.4 算例分析第101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含风能的RBTS系统可靠性评估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合并状态数对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影响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与应用风速Markov链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对比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尾流效应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风速季节特征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风电机组类型对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0-112页
6 计及复杂风况的风电机组功率优化策略及可靠性提升测度第112-132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12-113页
    6.2 计及复杂风况的风电机组功率模型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前馈神经网络第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及分类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的风电机组功率函数第115-116页
    6.3 计及复杂风况的风电机组运行时刻点功率优化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遗传算法第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运行时刻点风电机组功率优化第116-117页
    6.4 计及复杂风况的风电机组运行时段内功率优化策略第117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运行时段内的风电机组功率逐点优化策略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K均值聚类方法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运行时段内的风电机组功率聚类优化策略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风电机组功率优化策略仿真流程第120-121页
    6.5 功率优化及可靠性提升测度指标第121-122页
    6.6 算例分析第122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6.1 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6.2 风电机组功率模型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6.3 风电机组功率优化第125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6.4 聚类中心数灵敏度分析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6.5 含风能RBTS系统可靠性提升测度第130-131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131-132页
7 结论第132-134页
致谢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8页
附录第148-151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8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8页
    C. RBTS可靠性测试系统第148-151页
        C1. 负荷模型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C2. 常规发电机组第150-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考虑时空相关性的源荷功率概率建模和概率预测方法
下一篇:面向效率提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综合控制与优化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