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外学者关于全球价值链理论阐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升级理论的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的方法、框架及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4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的重点难点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中的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理论回顾 | 第17-26页 |
2.1 全球价值链理论 | 第17页 |
2.2 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2.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2.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的目标 | 第18-19页 |
2.2.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升级的动力与阻力要素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3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升级的机理 | 第21-26页 |
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6-31页 |
3.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| 第26-28页 |
3.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我国产业发展的途径 | 第28-30页 |
3.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发展趋势 | 第30-31页 |
3.3.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全球化 | 第30页 |
3.3.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经济合作化 | 第30页 |
3.3.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经济知识化 | 第30页 |
3.3.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经济生态化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31-41页 |
4.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1-33页 |
4.1.1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31页 |
4.1.2 关于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| 第31-32页 |
4.1.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指标体系 | 第32-33页 |
4.2 层次分析法的选择及原理简介 | 第33-35页 |
4.3 数据来源与无纲量化 | 第35页 |
4.4 层次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4.1 专家打分及权重计算 | 第35-36页 |
4.4.2 整体评价和主要指标评价 | 第36-39页 |
4.5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分析 | 第41-47页 |
5.1 变量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| 第41-43页 |
5.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依赖要素分析 | 第43-47页 |
5.2.1 多重共线性诊断 | 第43页 |
5.2.2 主成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5.2.3 主成分回归 | 第44-45页 |
5.2.4 主成分回归结论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拓展研究 | 第47-53页 |
6.1 我国产业升级的SWOT分析 | 第47-49页 |
6.1.1 我国产业升级的优势条件分析 | 第47-48页 |
6.1.2 我国产业升级的劣势条件分析 | 第48页 |
6.1.3 我国对产业升级的机会条件分析 | 第48页 |
6.1.4 我国产业升级的威胁条件分析 | 第48-49页 |
6.2 提高中国产业升级的SWOT矩阵分析 | 第49页 |
6.3 我国产业升级实现路径拓展 | 第49-53页 |
6.3.1 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人力资本,促进产业升级 | 第50-51页 |
6.3.2 积极宣传绿色环保产业,实现产业升级 | 第51-52页 |
6.3.3 推进产品生产技术化,向产业链高端迈进,实现产业升级 | 第52-53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