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胚胎染色体非整倍性与卵母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 | 第11-12页 |
1.3 卵母细胞的发生和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出现原因 | 第12-14页 |
1.4 女性卵巢功能的评价指标 | 第14-15页 |
1.5 促性腺激素对卵母细胞非整倍性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材料及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8页 |
2.2 主要设备及器械 | 第18-19页 |
2.3 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2.4 实验用溶液的配置 | 第19-21页 |
2.5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2.6 FISH结果观察 | 第23页 |
2.7 实验结果判定标准 | 第23页 |
2.8 统计学方法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24-29页 |
3.1 卵母细胞固定情况 | 第24页 |
3.2 荧光原位杂交情况 | 第24页 |
3.3 女性卵巢功能与卵母细胞非整倍性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3.4 促性腺激素应用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的关系 | 第26-29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29-38页 |
4.1 使用卵母细胞进行研究的优势 | 第29-30页 |
4.2 改良的卵母细胞染色体固定技术 | 第30-32页 |
4.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卵母细胞染色体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4 女性卵巢功能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 | 第33-35页 |
4.5 促性腺激素应用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 | 第35-37页 |
4.6 局限性和不足 | 第37-3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8-39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38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附图 | 第43-46页 |
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| 第46-47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