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王维诗歌意象研究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绪论 | 第12-18页 |
第一章 王维生态思想意识的渊源 | 第18-30页 |
1.1 儒家生态智慧对王维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1.1.1 仁者爱人 | 第18-19页 |
1.1.2 敬畏天命 | 第19-20页 |
1.1.3 安贫自乐 | 第20-21页 |
1.2 道家生态智慧对王维的影响 | 第21-25页 |
1.2.1 道法自然,天人合一 | 第21-22页 |
1.2.2 物无贵贱,万物齐一 | 第22-23页 |
1.2.3 知足知止,无所依待 | 第23页 |
1.2.4 致虚守静,坐忘心斋 | 第23-25页 |
1.3 佛教生态智慧对王维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1.3.1 众生平等,无情有性 | 第25-26页 |
1.3.2 诸相非相,明心见性 | 第26-27页 |
1.4 小结 | 第27-30页 |
第二章 王维诗歌中静态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30-52页 |
2.1 “山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30-39页 |
2.1.1 “山”意象蕴含的整体存在观 | 第30-33页 |
2.1.2 “山”意象蕴含的诗意栖居观 | 第33-39页 |
2.2 “门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39-45页 |
2.2.1 “门”意象蕴含的现实家园意识 | 第39-42页 |
2.2.2 “门”意象蕴含的精神家园意识 | 第42-45页 |
2.3 “花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45-52页 |
2.3.1 “花”意象蕴含的生命美学思想 | 第45-49页 |
2.3.2 “花”意象蕴含的生态审美本性 | 第49-52页 |
第三章 王维诗歌中动态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52-72页 |
3.1 “水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52-60页 |
3.1.1 “水”意象蕴含的生生之美与敬畏之情 | 第52-56页 |
3.1.2 “水”意象蕴含的平等意识与物我互通 | 第56-58页 |
3.1.3 “水”意象蕴含的自在心境与适意生活 | 第58-60页 |
3.2 “云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60-65页 |
3.2.1 “云”意象蕴含的生态本真意识 | 第61-63页 |
3.2.2 “云”意象蕴含的生态共生意识 | 第63-65页 |
3.3 “鸟”意象的生态审美意蕴 | 第65-72页 |
3.3.1 “鸟”意象蕴含的生态自觉意识 | 第66-69页 |
3.3.2 “鸟”意象蕴含的生态本源意识 | 第69-72页 |
第四章 王维诗歌意象的生态启示意义 | 第72-78页 |
4.1 整体的生态审美态度 | 第72-74页 |
4.1.1 树立平等意识:尊重万物 | 第72-73页 |
4.1.2 树立共生观念:亲和自然 | 第73-74页 |
4.2 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| 第74-78页 |
4.2.1 摒弃贪欲之心:闲静淡泊 | 第75页 |
4.2.2 回归生命本真:精神皈依 | 第75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附录 1 | 第86-96页 |
附录 2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