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X区块地震层序及沉积相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引言第9-14页
    0.1 选题背景和勘探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0.2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0.3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0.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0.5 工作量统计第13-14页
第一章 地质概况及层序划分第14-35页
    1.1 区域地质概况第1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构造地层特征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大地构造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第25-26页
    1.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划分方案第26-31页
    1.3 区域沉积相特征第31-35页
第二章 高分辨率 SSIS 地震层序处理第35-51页
    2.1 OpendTect 软件概况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OpendTect 软件安装环境及用户界面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OpendTect 软件工作流程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OpendTect 工区数据准备第36-37页
    2.2 OpendTect 地震资料处理——中值滤波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中值滤波原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属性控制处理的原理与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2.3 OpendTect 层序地层解释模块介绍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简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SIS 工作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SSIS 运算数据准备第43-46页
    2.4 SSIS 密度与连续性研究实验——参数选择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.Huck 实验介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PK 工区SSIS 参数实验第47-51页
第三章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内地震属性分析第51-64页
    3.1 地震波形分析与属性提取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震属性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震属性的分类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工区五个控制层的层面信息提取第53-55页
    3.2 基于属性的断层识别研究实验——多方法对比第55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olar dip 属性断层识别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属性集断层识别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边界加强滤波第61-62页
    3.3 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神经网络技术原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神经网络平面属性应用第63-64页
第四章 地震层序及沉积相解释第64-87页
    4.1 南图尔盖盆地260D 工区2D SSIS 分析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震层序界面识别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Kar12 井单井 SSIS 层序界面与地震对比验证第67-72页
    4.2 地震相及沉积相解释第72-76页
    4.3 J3ak 水道识别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水道发育期次研究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与井结合沉积相分析第79-82页
    4.4 卡拉甘塞组沉积相分析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j3km 上部沉积特征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j3km 下部沉积特征第84-87页
结论第87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线粒体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
下一篇: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层序地层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