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22页 |
一、管理哲学的意义与性质 | 第11-13页 |
二、生活哲学视域中的管理 | 第13-17页 |
(一) 管理——人的生命活动的特质 | 第14-15页 |
(二) 管理生发于人生命展开的过程中 | 第15-17页 |
三、在生活哲学视野中重新研究管理概念的意义 | 第17-22页 |
第一章 生活哲学视野中管理的概念与种类 | 第22-38页 |
一、管理现象的历史发展 | 第22-25页 |
(一) 管理在史前社会 | 第22-23页 |
(二) 管理在古代社会 | 第23页 |
(三) 管理在资本主义社会 | 第23-24页 |
(四) 管理在社会主义社会 | 第24-25页 |
二、管理概念的历史追问 | 第25-30页 |
(一) 国内管理概念述说 | 第25-27页 |
(二) 国外管理概念述说 | 第27-30页 |
三、传统管理概念的不足与生活哲学视野中的管理理念 | 第30-34页 |
(一) 当前研究的不足 | 第30-32页 |
(二)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管理理念 | 第32-34页 |
四、管理的概念与种类:初步划分 | 第34-38页 |
(一) 古代:行政管理时期 | 第35页 |
(二) 近代:经济管理时期 | 第35-36页 |
(三) 当代:政治经济学时期 | 第36页 |
(四) 后现代:自我管理的时期 | 第36页 |
(五) 当代中国:转型时期 | 第36-38页 |
第二章 生活哲学视野中作为基本关系的管理 | 第38-51页 |
一、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关系问题 | 第38-42页 |
(一) 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 | 第39-40页 |
(二) 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的关系问题 | 第40-42页 |
二、管理组织系统与管理环境的关系问题 | 第42-45页 |
(一) 环境与组织的相互协调 | 第43-44页 |
(二) 环境与组织的相互改造 | 第44页 |
(三) 环境与组织的相互优化 | 第44-45页 |
三、管理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| 第45-48页 |
(一) 管理影响着生产力 | 第46页 |
(二) 生产力制约着管理水平 | 第46-47页 |
(三) 管理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| 第47-48页 |
四、管理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| 第48-51页 |
(一) 管理与生产关系的区别 | 第48-49页 |
(二) 管理与生产关系的联系 | 第49-51页 |
第三章 生活哲学视野中作为理念的管理 | 第51-66页 |
一、用概念思考,而不是凭感觉下结论 | 第51-53页 |
(一) 概念的特性 | 第52页 |
(二) 用概念思考的必要性 | 第52-53页 |
二、管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| 第53-57页 |
(一)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| 第53-54页 |
(二) 管理概念的内涵 | 第54-56页 |
(三) 管理概念的外延 | 第56-57页 |
三、传统逻辑中的管理概念 | 第57-61页 |
(一) 传统逻辑与传统逻辑概念中的不足 | 第57-58页 |
(二) 传统逻辑中管理概念存在的缺陷 | 第58-59页 |
(三) 传统逻辑下管理概念对“人”的误读 | 第59-61页 |
四、辩证逻辑中的管理概念 | 第61-66页 |
(一) 辩证逻辑和辩证逻辑概念 | 第61-63页 |
(二) 辩证逻辑中管理概念的特性 | 第63页 |
(三) 如何从辩证逻辑中透析管理概念 | 第63-66页 |
第四章 管理理念:回到生活 | 第66-83页 |
一、“从具体到抽象”和“从抽象到具体” | 第66-67页 |
二、管理的历史演变与概念演变的一致 | 第67-70页 |
三、活的管理理念 | 第70-74页 |
(一) 扬弃:让管理理念活起来 | 第70-72页 |
(二)活的管理理念离不开辩证逻辑 | 第72-74页 |
四、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自我生成着的管理理念 | 第74-83页 |
(一) 知性概念和理性概念的不同逻辑背景 | 第75-77页 |
(二) 生活中的管理理念 | 第77-80页 |
(三) 生活世界的变革:从作为政治统治的管理到纯粹的、作为管理的管理 | 第80-83页 |
结语:当生活哲学视野中的管理理念澄清之后 | 第83-8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后记 | 第93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