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婚姻法论文

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0页
第一部分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-19页
    一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由来和含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由来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含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相关立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各国或地区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我国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的立法第11-12页
    三、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属性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违约责任说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侵权责任说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分析第14-16页
    四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价值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拓展了离婚自由的空间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体现了婚姻法中法定义务的内在要求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明确了司法实践的裁判标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弥补了无过错离婚原则的不足第17-19页
第二部分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适用第19-38页
    一、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9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一方有法定过错行为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存在损害事实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因损害行为导致离婚的发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一方有过错而对方无过错第25-27页
    二、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时间第27-28页
    三、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物质损害赔偿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精神损害赔偿第30-31页
    四、离婚损害赔偿的数额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离婚损害赔偿金的确定原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离婚损害赔偿金的确定标准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离婚损害赔偿金数额的变更第36-37页
    五、离婚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方式第37-38页
第三部分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第38-52页
    一、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权利主体限定为过错方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把“第三者”排除在义务主体范围之外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对无过错方的举证责任要求过高第41-42页
    二、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想第42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扩大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拓宽权利主体的范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赔偿义务主体应包括“第三者”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完善举证责任问题第47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53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公司的社会责任
下一篇:基于Gabor小波的特征提取与跟踪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