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福建省漳州农商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研究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0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研究述评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2 商业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理论分析第18-25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理财产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互联网理财产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影响第19页
    2.2 商业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金融创新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生命周期理论第21页
    2.3 商业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动因和风险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商业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动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商业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风险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3 漳州农商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需求状况和制约因素第25-39页
    3.1 漳州市农商银行基础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漳州市农商银行的基础简介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漳州农商银行开展的业务范围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漳州农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介绍第26-27页
    3.2 需求状况调查和分析第27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设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据的处理与SPSS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结论第34-36页
    3.3 漳州农商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客户群体不明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技术条件的软环境不成熟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专业理财创新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第37-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4 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分析与借鉴第39-44页
    4.1 余额宝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余额宝的发展历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余额宝的功能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余额宝的特点第39-40页
    4.2 理财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理财通的发展历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理财通的功能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理财通的特点第40-41页
    4.3 壹钱包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壹钱包的发展历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壹钱包的功能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壹钱包的特点第42页
    4.4 经验和启示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经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启示第4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5 漳州农商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策略第44-50页
    5.1 创新的目标和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创新的目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创新的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5.2 产品定位和设计创新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产品定位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产品创新设计第45-46页
    5.3 产品定价机制创新第46-47页
    5.4 产品品牌创新第47-48页
    5.5 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第48-4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6 漳州农商银行互联网理财产品创新的实施保障第50-54页
    6.1 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技术保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网上理财业务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优化互联网金融操作平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运用大数据技术第50-51页
    6.2 金融理财人员素质的保障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选拔专业性强的理财经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加强理财专家团队建设第51页
    6.3 内部制度保障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健全问责制度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健全风险控制制度第52页
    6.4 风险控制能力提升保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加强理财产品风险预警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加强理财人员的风险教育第53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7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7.1 研究总结第54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A第58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伪狂犬病三基因缺失疫苗SA215免疫母猪后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首免日龄的研究
下一篇:J银行江苏省分行非证券类信托托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