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通道人机交互及其整合算法的研究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目录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6-9页 |
1.1 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 | 第6-7页 |
1.2 课题来源和所作的工作 | 第7-8页 |
1.3 论文的结构 | 第8-9页 |
2 多通道人机交互 | 第9-26页 |
2.1 概况 | 第9-12页 |
2.1.1 人机交互历史 | 第9-10页 |
2.1.2 当前的人机交互研究状况 | 第10-11页 |
2.1.3 多通道界面介绍 | 第11-12页 |
2.2 人机交互的单项技术 | 第12-20页 |
2.2.1 眼动跟踪 | 第12-14页 |
2.2.2 手势识别 | 第14-15页 |
2.2.3 三维输入 | 第15-16页 |
2.2.4 表情识别 | 第16页 |
2.2.5 手写识别 | 第16-17页 |
2.2.6 全息图像 | 第17-18页 |
2.2.7 听觉界面 | 第18页 |
2.2.8 语音识别技术 | 第18-20页 |
2.2.9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| 第20页 |
2.3 多通道整合的理论 | 第20-25页 |
2.3.1 面向任务的多通道界面结构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3.2 分层整合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.3 基于概率的指称整合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3.4 整合模型总结 | 第25页 |
2.4 小节 | 第25-26页 |
3 多通道态势图标绘试验系统研究 | 第26-54页 |
3.1 系统说明 | 第26-27页 |
3.2 相关软件介绍 | 第27-30页 |
3.2.1 MS Speech SDK | 第27-29页 |
3.2.2 MS Visual C++ | 第29页 |
3.2.3 态势图标绘系统 | 第29-30页 |
3.3 多通道态势图标绘系统概述 | 第30页 |
3.4 用户输入的捕捉及前期处理 | 第30-32页 |
3.5 任务结构 | 第32-35页 |
3.6 多通道整合的策略 | 第35-50页 |
3.6.1 基于交互原语相关性的整合策略 | 第35-39页 |
3.6.2 基于任务识别的整合策略 | 第39-50页 |
3.7 任务解释 | 第50-51页 |
3.8 下一步的工作 | 第51页 |
3.9 系统分析总结 | 第51-53页 |
3.9.1 多通道任务设计 | 第51页 |
3.9.2 多通道任务表示的设计 | 第51页 |
3.9.3 对于时序的考虑 | 第51-52页 |
3.9.4 对于容错能力的考虑 | 第52-53页 |
3.10 小结 | 第53-54页 |
4 人机交互技术的展望 | 第54-57页 |
5 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