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8页 |
1.1 引言 | 第14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| 第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| 第15-34页 |
1.2.1 鼠尾草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| 第15-22页 |
1.2.2 鼠尾草酸的抗氧化活性 | 第22-24页 |
1.2.3 鼠尾草酸的抗炎活性 | 第24-26页 |
1.2.4 鼠尾草酸的抗菌活性 | 第26-27页 |
1.2.5 鼠尾草酸的抗肿瘤活性 | 第27-31页 |
1.2.6 鼠尾草酸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1.2.7 鼠尾草酸的其他活性 | 第33-34页 |
1.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4-36页 |
1.3.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| 第34-35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5-36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6页 |
1.5 实验整体安排 | 第36-37页 |
1.6 本论文的创新点 | 第37-38页 |
第二章 三步法分离纯化迷迭香叶中鼠尾草酸的工艺研究 | 第38-53页 |
2.1 引言 | 第38-39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9-41页 |
2.2.1 仪器和材料 | 第39-40页 |
2.2.2 分析方法 | 第40-41页 |
2.3 实验步骤 | 第41-44页 |
2.3.1 超声辅助提取法富集鼠尾草酸条件的选择 | 第41-43页 |
2.3.2 硅胶柱层析纯化鼠尾草酸条件的选择 | 第43-44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2页 |
2.4.1 超声辅助提取法富集鼠尾草酸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4-47页 |
2.4.2 硅胶柱层析纯化鼠尾草酸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7-50页 |
2.4.3 HPLC测定鼠尾草酸的富集和纯化效果 | 第50-5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两步法分离纯化迷迭香叶中鼠尾草酸的工艺研究 | 第53-65页 |
3.1 引言 | 第53-54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4页 |
3.2.1 仪器 | 第54页 |
3.2.2 原料和试剂 | 第54页 |
3.3 实验步骤 | 第54-56页 |
3.3.1 硅胶柱层析纯化鼠尾草酸条件的选择 | 第54-56页 |
3.3.2 鼠尾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和结构鉴定 | 第56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4页 |
3.4.1 硅胶柱层析纯化鼠尾草酸条件的选择 | 第56-59页 |
3.4.2 HPLC测定鼠尾草酸的富集和纯化效果 | 第59-6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鼠尾草酸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65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65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5-66页 |
4.2.1 仪器 | 第65-66页 |
4.2.2 原料和试剂 | 第66页 |
4.3 实验步骤 | 第66-68页 |
4.3.1 实验原料的制备 | 第66-67页 |
4.3.2 鼠尾草酸的抗氧化能力指数测定 | 第67-68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4.4.1 鼠尾草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| 第68页 |
4.4.2 鼠尾草酸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| 第68-69页 |
4.4.3 鼠尾草酸的铁还原力测定结果 | 第69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鼠尾草酸的抗菌活性研究 | 第71-78页 |
5.1 引言 | 第71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71-73页 |
5.2.1 仪器 | 第71-72页 |
5.2.2 原料和试剂 | 第72-73页 |
5.3 实验步骤 | 第73-74页 |
5.3.1 实验原料的制备 | 第73页 |
5.3.2 鼠尾草酸的抗菌活性测定 | 第73-74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74-76页 |
5.4.1 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| 第74-75页 |
5.4.2 讨论 | 第75-7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1页 |
6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6.2 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92页 |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