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前期费英东家族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绪论 | 第6-11页 |
一、选题意义 | 第6页 |
二、研究动态 | 第6-10页 |
三、本文要点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费英东家族的崛起 | 第11-38页 |
第一节 费英东家族的先世 | 第11-14页 |
第二节 费英东家族的崛起 | 第14-38页 |
一、费英东——家族地位的奠基人 | 第14-35页 |
二、费英东之兄弟 | 第35-38页 |
第二章 费英东家族的发展 | 第38-92页 |
第一节 清军入关前的费英东家族 | 第38-57页 |
一、三等轻车都尉——纳海 | 第38-41页 |
二、刑部承政——索海 | 第41-43页 |
三、昭勋公——图赖 | 第43-57页 |
第二节 清军入关后的费英东家族 | 第57-92页 |
一、三等公——沃赫 | 第57-59页 |
二、领侍卫内大臣——傅尔丹 | 第59-80页 |
三、领侍卫内大臣——哈达哈 | 第80-92页 |
第三章 费英东家族人丁、旗分变化及其历史地位 | 第92-107页 |
第一节 费英东家族人丁、官爵及佐领情况 | 第92-99页 |
第二节 费英东家族成员旗籍的变化 | 第99-103页 |
一、军事统治的需要 | 第100-101页 |
二、帝王奖励功臣,鼓励文武大臣效忠国家的重要手段 | 第101页 |
三、抬高皇亲国戚地位的有效途径 | 第101-102页 |
四、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| 第102-103页 |
第三节 简评费英东家族 | 第103-107页 |
一、费英东家族的贡献 | 第103-105页 |
二、费英东家族的消极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3页 |
附录 | 第113-1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53-154页 |
后记 | 第154-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