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导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| 第8-12页 |
三、研究框架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概述 | 第14-23页 |
一、全球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治理的概念 | 第14-16页 |
(一) 全球环境问题的内涵与特征 | 第14-15页 |
(二) 全球环境治理的内涵及其主体 | 第15-16页 |
二、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界定与分类 | 第16-19页 |
三、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演变 | 第19-23页 |
第二章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的条件 | 第23-28页 |
(一) 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 | 第23-24页 |
(二) 主权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困境 | 第24-25页 |
(三) 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提供的机会 | 第25页 |
(四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优势 | 第25-26页 |
(五)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| 第28-37页 |
一、积极作用 | 第28-32页 |
(一) 对公众进行环保意识与行动的教育 | 第28页 |
(二) 提供专业性知识与信息,影响国际决策 | 第28-30页 |
(三) 采取直接行动和间接行动来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| 第30页 |
(四) 帮助并监督国家、企业履行其环保责任 | 第30-31页 |
(五) 多方之间沟通的桥梁 | 第31-32页 |
二、局限性 | 第32-37页 |
(一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透明度问题 | 第32-33页 |
(二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独立性问题 | 第33-34页 |
(三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代表性问题 | 第34页 |
(四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视野的狭隘性 | 第34-35页 |
(五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技术的真实性问题 | 第35-36页 |
(六)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缺位与越位问题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个案研究——世界自然基金会 | 第37-41页 |
一、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活动 | 第37-38页 |
二、基金会在环保领域的积极作用 | 第38-40页 |
三、局限性 | 第40-41页 |
小结 | 第41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