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试验论文--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

基于汽车关门声的声品质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汽车 NVH 与汽车声品质含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汽车 NVH 含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汽车声品质含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汽车声品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5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5-17页
第2章 声音的感知特性及声品质研究的心理声学基础第17-25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声音的感知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听觉系统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听觉特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掩蔽效应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特征频带和 Bark 尺度第22页
    2.3 心理声学参数基础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响度(Loudness)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粗糙度(Roughness)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尖锐度(Sharpness)第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汽车关门声声品质特性分析第25-47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 3.2 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及流程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声音样本库的建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声音样本的选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声音样本的保存第28页
    3.3 客观评价参数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响度的影响因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尖锐度的影响因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音色的影响因子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汽车关门声品质客观评价第30-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4章 汽车关门声品质的主观评价第47-61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7页
    4.2 声品质主观评价模型及流程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简单排序法(Rank Order)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成对比较法(Paired comparison methods)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评分法(Rating scales)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语义细分法(Semantic differential)第52-53页
    4.4 汽车关门声声品质主观评价实验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评价主体的选择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评价主体的培训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听音环境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实验过程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实验结果保存第55-57页
    4.5 主观评价结果检验分析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主观评价结果重复性验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主客观评价结果相关性验证第57-6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5.1 论文的主要研究总结第61页
    5.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附录第67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安县政府绩效考核系统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警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