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1 “自然”--卢梭思想的逻辑起点 | 第10-15页 |
1. 1 自然状态与自然人性 | 第10-12页 |
1. 2 卢梭“自然”思想的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 2. 1 “自然”是卢梭批判文明社会的参照物 | 第12-13页 |
1. 2. 2 “自然”是卢梭重建社会的基石 | 第13页 |
1. 2. 3 “自然”是卢梭文学创作的要素和生活的准则 | 第13-15页 |
2 卢梭对启蒙思想之弱点的批判 | 第15-24页 |
2. 1 卢梭对于理性与感性的辩证观点 | 第15-18页 |
2. 1. 1 对过度强调理性的批判 | 第15-16页 |
2. 1. 2 对感性的高扬 | 第16-18页 |
2. 2 卢梭对启蒙时代进步观的质疑 | 第18-20页 |
2. 3 卢梭与启蒙思想家宗教观的歧异 | 第20-24页 |
2. 3. 1 卢梭提倡宗教的原因 | 第21页 |
2. 3. 2 卢梭宗教思想的内涵 | 第21-24页 |
3 卢梭对现代文明社会弊端--异化的批判 | 第24-28页 |
3. 1 经济依附 | 第24-26页 |
3. 2 心理依附 | 第26-28页 |
4 创建正义和谐的社会--卢梭思想的主旨和依归 | 第28-35页 |
4. 1 建立体现人民公意的、正义的社会 | 第28-32页 |
4. 1. 1 公意的内涵 | 第28-29页 |
4. 1. 2 公意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| 第29-30页 |
4. 1. 3 公意的体现--法律 | 第30-32页 |
4. 2 重塑公民内心世界--自然教育理论 | 第32-35页 |
4. 2. 1 自然教育理论的构建前提及教育目标 | 第32页 |
4. 2. 2 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 | 第32-35页 |
5 卢梭对启蒙思想的批判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| 第35-41页 |
5. 1 “浪漫主义之父” | 第35-36页 |
5. 2 现代性批判的先驱 | 第36-38页 |
5. 3 卢梭思想的现代启示 | 第38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