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震学论文--地震观测预报论文--地震前兆与地震机理论文

地震导致的井—含水层系统应变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地下水位固体潮效应第11-13页
     ·位错理论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地震地下水位异常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·总体思路与方法第16-18页
第2章 地下水位的固体潮效应第18-25页
   ·地下水位微动态观测第18-19页
   ·地下水位固体潮效应的物理机制第19-20页
   ·井—含水层系统对体应变的响应与反演第20-24页
     ·理想井—含水层系统物理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井—含水层系统对体应变的响应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井水位反演体应变第23-24页
   ·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基于水位固体潮效应反演体应变第25-45页
   ·观测井选取第25-26页
   ·水位数据去趋势处理第26-33页
     ·水位去趋势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观测井水位去趋势处理第28-33页
   ·水位固体潮提取第33-41页
     ·数字滤波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提取水位固体潮第35-41页
   ·井水位固体潮反演体应变第41-44页
     ·调和分析求潮汐因子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体应变计算第42-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 位错模型计算体应变第45-57页
   ·位错模型介绍第45-52页
     ·点源位错模型的表达式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有限矩形位错解析表达式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位错模拟所需参数第50-52页
   ·模拟张北地震应变第52-56页
     ·左旋逆走滑断层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右旋逆倾滑断层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最佳断层参数第56页
   ·小结第56-57页
第5章 结论第57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附录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PU技术的叠前时间偏移及其在玛湖地区的应用
下一篇: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