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生物传感器简介 | 第10页 |
1.1.1 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 | 第10页 |
1.1.2 生物传感器分类 | 第10页 |
1.2 核酸适配体简介 | 第10-14页 |
1.2.1 核酸适配体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1-14页 |
1.2.1.1 比色检测 | 第11-12页 |
1.2.1.2 荧光检测 | 第12-13页 |
1.2.1.3 电化学检测 | 第13-14页 |
1.2.1.4 化学发光检测 | 第14页 |
1.3 纳米金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3.1 纳米金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1.3.1.1 光学生物传感器 | 第15-16页 |
1.3.1.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| 第16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构想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基于纳米金的免仪器定量比色适配体生物传感新技术研究 | 第18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18-20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0-22页 |
2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20页 |
2.2.2 纳米金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2.2.1 纳米金水溶液的制备 | 第20页 |
2.2.2.2 纳米金甲酰胺溶液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2.3 磁颗粒-适配体复合物的制备 | 第21页 |
2.2.4 链霉亲和素-环氧基微球复合物的制备 | 第21页 |
2.2.5 分析过程 | 第21-22页 |
2.2.5.1“上红-下蓝”模式检测半胱胺 | 第21页 |
2.2.5.2“上蓝-下红”模式检测半胱胺和腺苷 | 第21-2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33页 |
2.3.1“上红-下蓝”模式新技术 | 第22-26页 |
2.3.1.1 模式原理与可行性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3.1.2 半胱胺的体积优化 | 第24页 |
2.3.1.3 半胱胺检测性能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.2“上蓝-下红”模式新技术 | 第26-32页 |
2.3.2.1 模式原理与可行性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.2.2 腺苷检测实验原理 | 第27-28页 |
2.3.2.3 腺苷检测可行性和特异性分析 | 第28页 |
2.3.2.4 腺苷检测时间优化 | 第28-31页 |
2.3.2.5 腺苷检测性能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3.3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32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3章 免仪器即时定量检测Ag~+新方法研究 | 第35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6-37页 |
3.2.1 仪器与试剂 | 第36页 |
3.2.2 注射器的预处理 | 第36-37页 |
3.2.3 分析过程 | 第3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5页 |
3.3.1 可行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2 实验条件优化 | 第39-42页 |
3.3.2.1 TMB溶剂选择 | 第39-40页 |
3.3.2.2 TMB浓度优化 | 第40页 |
3.3.2.3 Ag~+体积优化 | 第40-41页 |
3.3.2.4 反应时间优化 | 第41-42页 |
3.3.2.5 反应温度优化 | 第42页 |
3.3.3 Ag~+检测性能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.4 特异性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.5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6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6页 |
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