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引言第7页
第一章 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概述第7-13页
 一、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产生第7-8页
 二、现行专家辅助人主要特征第8-9页
 三、专家辅助人与相关概念比较第9-13页
  (一) 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证人之区别第9页
  (二) 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之区别第9-11页
  (三) 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之区别第11-12页
  (四) 专家辅助人与证人之区别第12-13页
第二章 相对应域外制度考察——英美法系专家证人第13-18页
 一、专家证人制度的形成背景第13页
 二、专家证人制度具体规定第13-18页
  (一) 专家证人的诉讼地位和功能第13-14页
  (二) 专家证人的资格第14页
  (三) 对专家证人资格的审查第14-15页
  (四) 专家证人的聘请第15-16页
  (五) 专家证人的权利、义务第16页
  (六) 专家证人的法律责任第16-17页
  (七) 对专家证人的法庭询问第17页
  (八) 专家证言可采性规则第17-18页
第三章 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实际运行分析第18-22页
 一、现行专家辅助人立法现状第18页
 二、现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第18-22页
  (一) 专家辅助人称谓多样第19页
  (二) 专家辅助人诉讼地位不明确第19-20页
  (三) 专家辅助人资格不明确第20页
  (四) 专家证言性质不明确第20-21页
  (五) 专家辅助人意见的审查第21-22页
  (六) 专家辅助人意见采信规则缺失第22页
第四章 完善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若干设想第22-34页
 一、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应明确的几个问题第22-25页
  (一) 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第22-23页
  (二) 建立符合我国司法环境和司法理念的专家辅助人制度第23-24页
  (三) 强调专家辅助人的辅助性、中立性第24-25页
 二、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基本构想第25-32页
  (一) 称谓及定义——专家辅助人第25-26页
  (二) 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——诉讼参与人第26页
  (三) 专家辅助人的意见性质——独立的证据类别第26页
  (四) 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条件及资格审查——法院行使审查权第26-27页
  (五) 专家辅助人的启动——赋予法院决定权第27-29页
  (六) 专家辅助人的选任及费用第29-30页
  (七) 专家辅助人的法庭询问第30-31页
  (八) 专家辅助人意见的采信第31页
  (九) 专家辅助人的职责及法律责任第31-32页
 三、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意义第32-34页
结语第34-35页
参考文献第35-38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38-39页
致谢第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研究
下一篇: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