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2页 |
1.2.1 PPP模式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8-10页 |
1.2.2 VFM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相关概念 | 第17-21页 |
2.1 PPP模式的概念 | 第17页 |
2.2 PPP模式的分类 | 第17-19页 |
2.3 PPP项目的参与主体及其责任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应用现状 | 第21-27页 |
3.1 PPP模式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2页 |
3.2 PPP模式的发展前景 | 第22-24页 |
3.3 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4-27页 |
第4章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VFM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7-44页 |
4.1 VFM评价法 | 第27-32页 |
4.1.1 VFM的基本内涵 | 第27-28页 |
4.1.2 实现VFM的主要依据 | 第28-29页 |
4.1.3 建立VFM评价模型 | 第29-32页 |
4.2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VFM定性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2.1 VFM定性分析流程 | 第32页 |
4.2.2 VFM定性分析评价指标 | 第32-33页 |
4.3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VFM定量分析 | 第33-39页 |
4.3.1 PSC组成和计算 | 第33-36页 |
4.3.2 LCC的组成和计算 | 第36-37页 |
4.3.3 VFM定量评价相关参数的确定和条件假设 | 第37-39页 |
4.4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析和量化方法 | 第39-44页 |
4.4.1 风险识别 | 第39-41页 |
4.4.2 风险分担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4.3 风险量化方法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基于VFM的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案例分折 | 第44-64页 |
5.1 项目概况 | 第44-45页 |
5.2 定性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2.1 投资评价阶段定性描述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2.2 项目识别阶段的定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3 定量分析 | 第48-64页 |
5.3.1 政府传统采购模式下公共部门比较值(PSC) | 第49-61页 |
5.3.2 PPP模式下政府全生命周期成本净现值(LCC) | 第61-62页 |
5.3.3 PSC和LCC对比分析 | 第62-64页 |
第6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| 第64-67页 |
6.1 对策和建议 | 第64-66页 |
6.2 研究局限 | 第66页 |
6.3 未来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