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外交、国际关系论文--中国外交论文--对外关系论文--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

中朝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影响(1949-1961)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思路第14-15页
第二章 历史回顾:中朝人民的团结协作第15-25页
    一、朝鲜人民与中国东北人民并肩打击日本关东军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开展统一战线工作,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,坚持抗日武装斗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组建东北抗日联军,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朝鲜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“隐蔽后方”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平壤办事处和对朝办事处的设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借道朝鲜转移军用和贸易物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提供人力物力支持,保障后勤工作第21-22页
    三、朝鲜国家的建立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苏联对朝鲜半岛的战略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朝鲜建国第23-25页
第三章 抗美援朝:战斗中形成的中朝革命友谊第25-37页
    一、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师朝鲜的原因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地缘政治因素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家安全因素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意识责任因素第27-29页
    二、抗美援朝的发展经过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师朝鲜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抗美援朝战争的发展脉络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中朝关系中的前苏联因素第32-33页
    三、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朝鲜战争对中国的积极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朝鲜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第35-37页
第四章 战略同盟:曲折中稳定发展的中朝关系第37-48页
    一、中苏关系的变化关乎中朝关系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苏共“二十大”的召开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苏关系的恶化第39-40页
    二、中朝关系的调整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八月事件”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第43-45页
    三、战略同盟的形成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《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》的签订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战略同盟关系对中朝两国的影响第47-48页
第五章 当代影响:中朝关系重新定位,夯实周边稳定环境第48-62页
    一、新形势下中国对朝政策的调整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中朝关系的发展变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朝关系的重新调整第50-52页
    二、中国在维护朝鲜半岛统一中的立场与政策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立足南北双方并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第54-56页
    三、中国和平崛起与创造周边稳定环境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中国和平崛起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中国与东亚务实合作与构建和谐东亚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构建新型伙伴关系第59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绵阳市城市扩展时空分析及驱动力研究
下一篇:用于热电池的多孔氧化镁纤维表面改性工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