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8-32页 |
1.1 引言 | 第18页 |
1.2 材料的燃烧与阻燃 | 第18-21页 |
1.2.1 可燃材料的燃烧机理 | 第18-19页 |
1.2.2 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| 第19-20页 |
1.2.3 阻燃剂的分类 | 第20-21页 |
1.3 紫外光固化阻燃剂 | 第21-30页 |
1.3.1 紫外光固化技术 | 第21-22页 |
1.3.2 紫外光固化阻燃剂 | 第22-23页 |
1.3.3 紫外光固化阻燃剂研究现状 | 第23-30页 |
1.4 卡宾聚合概述 | 第30页 |
1.5 课题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30-32页 |
1.5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30-31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32-42页 |
2.1 实验原料 | 第32-33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33-34页 |
2.3 实验内容 | 第34-39页 |
2.3.1 HEA改性的聚次膦酸乙酯(P-HEA)的合成 | 第34-36页 |
2.3.2 聚1-(4-丙烯酰胺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(P-NH-AC)的合成 | 第36-38页 |
2.3.3 聚1-(4-甲氧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(P-OCH_3)的合成 | 第38-39页 |
2.4 紫外光固化体系的配制 | 第39页 |
2.5 光固化膜的制备 | 第39页 |
2.6 产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测试 | 第39-42页 |
2.6.1 产物与中间产物的结构表征 | 第39-40页 |
2.6.2 光聚合性能测试 | 第40页 |
2.6.3 阻燃性能测试 | 第40页 |
2.6.4 热稳定性能测试 | 第40页 |
2.6.5 固化膜表面性能测试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合成路线的优化及改进 | 第42-78页 |
3.1 卡宾聚合之前引入光活性基团 | 第42-55页 |
3.1.1 路线一 | 第42-46页 |
3.1.2 路线二 | 第46-55页 |
3.2 卡宾聚合之后接入光活性基团 | 第55-70页 |
3.2.1 路线一 | 第55-61页 |
3.2.2 路线二 | 第61-70页 |
3.3 聚1-(4-甲氧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(P-OCH_3)的表征 | 第70-77页 |
3.3.1 对甲氧基苄基膦酸二乙酯的结构表征 | 第70-72页 |
3.3.2 对甲氧基苄基膦酸单乙酯的结构表征 | 第72-74页 |
3.3.3 对甲氧基苄基膦酰氯的结构表征 | 第74页 |
3.3.4 聚1-(4-甲氧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(P-OCH_3)的结构表征 | 第74-77页 |
3.4 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四章 聚1-(4-丙烯酰胺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的相容性测试 | 第78-82页 |
4.1 聚1-(4-丙烯酰胺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与光活性单体之间的相容性 | 第78-79页 |
4.2 苯环上取代基对聚次膦酸乙酯相容性的影响 | 第79-80页 |
4.3 小结 | 第80-82页 |
第五章 聚1-(4-丙烯酰胺基)苯基次膦酸乙酯光固化体系的性能研究 | 第82-102页 |
5.1 光聚合性能 | 第82-83页 |
5.2 P-NH-AC及其光固化体系热稳定性 | 第83-91页 |
5.2.1 P-NH-AC的热重分析 | 第83-85页 |
5.2.2 含P-NH-AC光固化体系的热重分析 | 第85-91页 |
5.3 含P-NH-AC光固化体系的阻燃性-氧指数(LOI) | 第91-93页 |
5.4 含P-NH-AC光固化体系的电镜图(SEM) | 第93-96页 |
5.4.1 光固化物截面SEM图 | 第93-95页 |
5.4.2 燃烧残炭的SEM图 | 第95-96页 |
5.5 含P-NH-AC光固化膜的性能 | 第96-100页 |
5.5.1 光固化膜的硬度 | 第96-97页 |
5.5.2 光固化膜的吸水率 | 第97-98页 |
5.5.3 光固化膜的表面接触角和分散能 | 第98-99页 |
5.5.4 光固化膜的表面形貌 | 第99-100页 |
5.6 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10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0-112页 |
作者及导师简介 | 第112-114页 |
附件 | 第114-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