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1 前言 | 第16-43页 |
1.1 白蛋白的结构、生理特性及应用价值 | 第16-19页 |
1.1.1 白蛋白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 | 第16-18页 |
1.1.2 白蛋白的应用价值 | 第18-19页 |
1.1.3 白蛋白来源的局限与发展 | 第19页 |
1.2 白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| 第19-22页 |
1.2.1 白蛋白分离纯化技术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2.2 白蛋白分离纯化方法存在问题 | 第22页 |
1.3 分子识别和分子印迹技术 | 第22-25页 |
1.3.1 分子印迹技术分类 | 第24页 |
1.3.2 分子表面印迹技术 | 第24-25页 |
1.4 蛋白质的分子印迹技术 | 第25-29页 |
1.4.1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| 第25-27页 |
1.4.2 影响蛋白质印迹的主要因素 | 第27-28页 |
1.4.3 蛋白质分子印迹技术的现状 | 第28-29页 |
1.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1.5.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| 第29-30页 |
1.5.2 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43页 |
2 阳离子单体DAC及其聚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43-61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3-44页 |
2.1.1 材料 | 第43页 |
2.1.2 仪器 | 第43-44页 |
2.2 实验内容 | 第44-47页 |
2.2.1 阳离子单体DAC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| 第44页 |
2.2.2 接枝微粒PDAC/SiO_2的制备与表征 | 第44-46页 |
2.2.3 接枝聚合物PDAC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| 第46-47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8页 |
2.3.1 阳离子单体DAC与BSA的相互作用 | 第47-51页 |
2.3.2 接枝大分子PDAC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1-53页 |
2.3.3 接枝聚合物PDAC与BSA的相互作用 | 第53-5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3 以DAC为功能单体制备BSA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| 第61-79页 |
3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61-62页 |
3.1.1 材料 | 第61页 |
3.1.2 仪器 | 第61-62页 |
3.2 实验内容 | 第62-66页 |
3.2.1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| 第62页 |
3.2.2 考察印迹微球MIP-PDAC/CPVA对BSA的结合特性 | 第62-65页 |
3.2.3 印迹条件对印迹微球性能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6页 |
3.3.1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化学过程 | 第66-68页 |
3.3.2 BSA表面印迹微球MIP-PDAC/CPVA的表征 | 第68-69页 |
3.3.3 印迹微球MIP-PDAC/CPV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特性 | 第69-74页 |
3.3.4 印迹条件对印迹微球性能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79页 |
4 叔胺单体DMAEMA及其聚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 | 第79-97页 |
4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79-80页 |
4.1.1 材料 | 第79页 |
4.1.2 仪器 | 第79-80页 |
4.2 实验内容 | 第80-82页 |
4.2.1 叔胺单体DMAEMA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| 第80页 |
4.2.2 接枝微粒PDMAEMA/SiO_2的制备与表征 | 第80-81页 |
4.2.3 接枝聚合物PDMAEMA/SiO_2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考察 | 第81-8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2-94页 |
4.3.1 阳离子单体DMAEMA与BSA的相互作用 | 第82-86页 |
4.3.2 接枝大分子PDMAEMA的制备与表征 | 第86-88页 |
4.3.3 接枝聚合物PDMAEMA与BSA的相互作用 | 第88-9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7页 |
5 以DMAEMA为功能单体制备BSA分子表面印迹材料及其分子识别特性的研究 | 第97-113页 |
5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97-98页 |
5.1.1 材料 | 第97页 |
5.1.2 仪器 | 第97-98页 |
5.2 实验内容 | 第98-101页 |
5.2.1 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| 第98页 |
5.2.2 考察印迹微球MIP-PDMAEMA/SiO_2对BSA的结合特性 | 第98-101页 |
5.2.3 印迹条件对印迹微粒性能的影响 | 第101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01-110页 |
5.3.1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化学过程 | 第101页 |
5.3.2 BSA表面印迹微球MIP-PDMAEMA/SiO_2的表征 | 第101-104页 |
5.3.3 印迹材料对BSA分子的识别与结合特性 | 第104-108页 |
5.3.4 印迹条件对印迹微粒性能的影响 | 第108-11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0-1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2-113页 |
6 聚阳离子接枝刷QPDMAEMA/SiO_2对BSA吸附机理及吸附热力学研究 | 第113-131页 |
6.1 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113-114页 |
6.1.1 材料 | 第113页 |
6.1.2 仪器 | 第113-114页 |
6.2 实验内容 | 第114-116页 |
6.2.1 功能接枝微粒QPDMAEMA/SiO_2的制备与表征 | 第114页 |
6.2.2 功能微粒QPDMAEMA/Si O2对BSA的等温吸附实验 | 第114-115页 |
6.2.3 主要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| 第115-116页 |
6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16-128页 |
6.3.1 制备功能微粒QPDMAEMA/SiO_2的化学过程 | 第116-117页 |
6.3.2 功能微粒QPDMAEMA/Si O2的表征 | 第117-119页 |
6.3.3 功能微粒QPDMAEMA/SiO_2对BSA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 | 第119-121页 |
6.3.4 主要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| 第121-125页 |
6.3.5 功能微粒QPDMAEMA/SiO_2对BSA吸附热力学 | 第125-128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8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31页 |
结论 | 第131-13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33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