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3 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| 第11-13页 |
1.2.1 社区 | 第11页 |
1.2.2 社区建设 | 第11-12页 |
1.2.3 市民社会理论 | 第12页 |
1.2.4 社群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2.5 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1.3.1 国外关于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内关于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| 第17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1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| 第18-21页 |
2 金州新区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| 第21-28页 |
2.1 金州新区社区建设现状概述 | 第21-23页 |
2.1.1 金州新区的特殊性 | 第21页 |
2.1.2 金州新区社区建设的概况 | 第21-23页 |
2.2 金州新区社区建设存在问题 | 第23-25页 |
2.2.1 社区体制行政化倾向严重 | 第23-24页 |
2.2.2 社区建设主体错位 | 第24页 |
2.2.3 社区文化建设滞后 | 第24页 |
2.2.4 社区卫生建设水平较低 | 第24-25页 |
2.2.5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健全 | 第25页 |
2.3 金州新区社区建设面临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25-28页 |
2.3.1 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混乱 | 第25-26页 |
2.3.2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| 第26页 |
2.3.3 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| 第26页 |
2.3.4 社区卫生建设重视度不高 | 第26-27页 |
2.3.5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| 第27-28页 |
3 完善金州新区社区建设工作方案——以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例 | 第28-36页 |
3.1 国内外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| 第28-29页 |
3.1.1 国外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| 第28页 |
3.1.2 国内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| 第28-29页 |
3.2 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效果 | 第29-32页 |
3.3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案 | 第32-34页 |
3.3.1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义 | 第32页 |
3.3.2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目的 | 第32页 |
3.3.3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方案 | 第32-33页 |
3.3.4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 | 第33-34页 |
3.4 完善金州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案的可行性 | 第34-36页 |
3.4.1 基础条件 | 第34-35页 |
3.4.2 预期效果 | 第35页 |
3.4.3 风险分析与控制 | 第35页 |
3.4.4 可行性分析结论 | 第35-36页 |
4 完善金州新区社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| 第36-41页 |
4.1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| 第36-37页 |
4.1.1 培育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 | 第36页 |
4.1.2 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相互间开展合作 | 第36页 |
4.1.3 加大发展性社区工作本位的教育 | 第36-37页 |
4.2 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 | 第37页 |
4.2.1 文化类社会团体 | 第37页 |
4.2.2 沙龙类社会团体 | 第37页 |
4.3 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 | 第37页 |
4.4 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 | 第37-38页 |
4.5 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的党建模式 | 第38页 |
4.6 建立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组织的合作关系 | 第38-39页 |
4.6.1 明确政府与社区的联系 | 第38页 |
4.6.2 政府提供社区社会组织优惠性政策 | 第38-39页 |
4.6.3 加强社会服务领域合作 | 第39页 |
4.7 完善社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| 第39-41页 |
4.7.1 提供多样性的为老服务 | 第39页 |
4.7.2 合理配置养老资源 | 第39-40页 |
4.7.3 大力发展民间非营利性组织 | 第40-41页 |
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A 金州新区养老状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