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3-15页 |
2.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15-20页 |
2.1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2.1.1 出口加工贸易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2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2.2.1 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7页 |
2.2.2 要素禀赋理论 | 第17页 |
2.2.3 价值链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4 产业内贸易理论 | 第18-20页 |
3. 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| 第20-28页 |
3.1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| 第20-24页 |
3.1.1 出口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| 第20-21页 |
3.1.2 进料加工方式成为主要的出口加工贸易方式 | 第21页 |
3.1.3 出口加工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| 第21-22页 |
3.1.4 出口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开始优化 | 第22页 |
3.1.5 出口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不断提高 | 第22-23页 |
3.1.6 出口加工贸易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是主体 | 第23-24页 |
3.2 出口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24-28页 |
3.2.1 单位根检验 | 第24-25页 |
3.2.2 协整检验 | 第25页 |
3.2.3 建立 VAR 模型并检验模型的稳定性 | 第25-26页 |
3.2.4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.5 结论及建议 | 第27-28页 |
4.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必要性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| 第28-31页 |
4.1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4.1.1 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减弱甚至逐步消失 | 第28页 |
4.1.2 传统的加工贸易可能会导致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 | 第28-29页 |
4.1.3 传统的加工贸易获利能力有限,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| 第29页 |
4.1.4 传统的粗放型的加工贸易发展方式导致资源大量消耗、经济效率低下 | 第29页 |
4.2 出口加工贸易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4.2.1 出口加工贸易的转型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| 第30页 |
4.2.2 出口加工贸易的转型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| 第30-31页 |
5. 中国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| 第31-40页 |
5.1 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5.1.1 研发能力 | 第31页 |
5.1.2 外商直接投资 | 第31页 |
5.1.3 国内产业结构 | 第31-32页 |
5.1.4 贸易开放度 | 第32页 |
5.1.5 劳动力禀赋 | 第32页 |
5.1.6 劳动力投入 | 第32页 |
5.2 实证指标的选取和样本数据的来源 | 第32-33页 |
5.3 模型的构建和实证方法的选择 | 第33-37页 |
5.3.1 RBF 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 | 第34-36页 |
5.3.2 RBF 神经网络分析法与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法的比较 | 第36-37页 |
5.4 基于 MIV 分析的出口加工贸易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7-38页 |
5.5 实证结果分析及经济意义解释 | 第38-40页 |
6. 结论及对策建议 | 第40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