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电渣冶金技术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2-17页 |
1.2.1 电渣重熔过程电磁场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以温度场为核心的多物理场的研究状况 | 第13-15页 |
1.2.3 电渣重熔凝固控制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电渣重熔系统多物理场及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 | 第19-35页 |
2.1 电渣重熔过程中电磁场数学模型 | 第19-26页 |
2.1.1 电磁场分析理论基础 | 第19-20页 |
2.1.2 电磁场场量值计算 | 第20-26页 |
2.1.3 电磁场边界条件 | 第26页 |
2.2 电渣重熔过程传热数学模型 | 第26-35页 |
2.2.1 传热分析理论基础 | 第26-30页 |
2.2.2 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2.3 电渣重熔过程中温度场边界条件 | 第31-35页 |
第3章 电渣重熔系统数值计算离散方法概述 | 第35-57页 |
3.1 数值解法概述 | 第35-36页 |
3.1.1 有限差分法 | 第35页 |
3.1.2 有限体积法 | 第35-36页 |
3.1.3 有限元法 | 第36页 |
3.2 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.1 ANSYS软件介绍 | 第36-37页 |
3.2.2 ANSYS软件的分析过程 | 第37页 |
3.3 电磁场场量值的离散 | 第37-40页 |
3.3.1 磁标量位离散 | 第38页 |
3.3.2 磁矢量位离散 | 第38-40页 |
3.4 一阶问题的谐波与瞬态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4.1 一阶问题谐波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4.2 一阶问题瞬态分析 | 第42页 |
3.4.3 时谐问题的谐波分析与瞬态分析比较 | 第42-43页 |
3.5 传热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| 第43-50页 |
3.5.1 传热数值处理方法概述 | 第43-44页 |
3.5.2 潜热演化法数值处理方法概述 | 第44-48页 |
3.5.3 ANSYS传热过程的控制方程与离散方法 | 第48-50页 |
3.6 ANSYS软件多物理场耦合法介绍 | 第50-57页 |
3.6.1 直接耦合法分析 | 第51-52页 |
3.6.2 载荷传递法耦合分析 | 第52页 |
3.6.3 多场求解器法耦合分析 | 第52-57页 |
第4章 电渣重熔系统非稳态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 | 第57-119页 |
4.1 电渣重熔电磁场与温度场计算加载流程 | 第57-58页 |
4.2 单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的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 | 第58-71页 |
4.2.1 单电极电渣重熔系统有限元模型与物性参数 | 第58-60页 |
4.2.2 单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电磁场分布 | 第60-70页 |
4.2.3 单电极电渣重熔温度分布与凝固情况 | 第70-71页 |
4.3 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系统的电磁场与温度场研究 | 第71-84页 |
4.3.1 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系统有限元模型与物性参数 | 第71-73页 |
4.3.2 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系统电磁场分布 | 第73-82页 |
4.3.3 双极串联电渣重熔系统温度场分布 | 第82-84页 |
4.4 三相三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电磁场和温度场的研究 | 第84-103页 |
4.4.1 三相电渣重熔系统有限元模型与参数选取 | 第85-86页 |
4.4.2 三相电渣重熔系统电路分析 | 第86-92页 |
4.4.3 三相电渣重熔系统电磁场分布 | 第92-102页 |
4.4.4 三相电渣重熔系统温度场分布 | 第102-103页 |
4.5 三相六电极电渣重熔电渣重熔电磁场与温度场的研究 | 第103-119页 |
4.5.1 三相六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的参数选取 | 第104页 |
4.5.2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104-105页 |
4.5.3 三相六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电路分析 | 第105-108页 |
4.5.4 三相六电极电渣重熔系统电磁场分布 | 第108-116页 |
4.5.5 三相六电极电渣重熔系统温度场分布与凝固过程 | 第116-119页 |
第5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119-121页 |
5.1 结论 | 第119-120页 |
5.2 展望 | 第120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27页 |
致谢 | 第127-129页 |
附录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