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氏纤维对心室电传导影响的仿真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| 1.2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| 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1.3.1 心室传导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3.2 浦肯野氏纤维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1.3.3 心电图仿真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心室电传导生理基础与建模方法 | 第18-28页 |
| 2.1 心室电传导生理学基本概念 | 第18-22页 |
| 2.1.1 心室电传导系统 | 第18-19页 |
| 2.1.2 细胞动作电位及其电传导 | 第19-22页 |
| 2.2 心室电传导系统建模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2.2.1 单细胞计算模型 | 第22-24页 |
| 2.2.2 多细胞计算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2.2.3 伪体表心电图的计算 | 第25-26页 |
| 2.3 数值计算前向欧拉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心率对心室电传导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 | 第28-41页 |
| 3.1 建立理想二维心室电传导计算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3.2 不同心率的电兴奋模拟方案 | 第30-31页 |
| 3.3 不同心率下心室组织内电兴奋传导的仿真结果 | 第31-39页 |
| 3.3.1 正常情况下电兴奋传导的仿真研究 | 第31-33页 |
| 3.3.2 心动过速情况下电兴奋传导的仿真研究 | 第33-37页 |
| 3.3.3 心动过缓情况下电兴奋传导的仿真研究 | 第37-39页 |
| 3.4 心率对心室电传导系统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浦氏纤维对心室电传导系统影响的仿真研究 | 第41-52页 |
| 4.1 基于浦氏纤维宽度的电兴奋模拟方案 | 第42-43页 |
| 4.2 兴奋传导速率 | 第43-44页 |
| 4.3 安全因子 | 第44-45页 |
| 4.4 浦氏纤维不同宽度时心室组织电兴奋仿真结果 | 第45-50页 |
| 4.4.1 电兴奋传导速率的仿真研究 | 第45-49页 |
| 4.4.2 安全因子的仿真研究 | 第49-50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