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2 选题依据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情况 | 第13-15页 |
1.4 本文工作 | 第15-17页 |
1.5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IPv6网络下相关安全问题研究 | 第19-36页 |
2.1 IPv6网络安全问题简介 | 第19页 |
2.2 IPv6和IPv4网络安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| 第19-21页 |
2.2.1 IPv4和IPv6网络之间的相似性 | 第20页 |
2.2.2 IPv4和IPv6网络之间的差异 | 第20-21页 |
2.3 IPv6地址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3.1 地址分析缘由 | 第21页 |
2.3.2 单播IPv6地址 | 第21-25页 |
2.3.3 组播地址 | 第25-26页 |
2.3.4 任播地址 | 第26页 |
2.4 IPv6网络特有攻击方式研究 | 第26-32页 |
2.4.1 扩展首部的攻击方式 | 第26-27页 |
2.4.2 数据包泛洪攻击 | 第27-28页 |
2.4.3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问题 | 第28-29页 |
2.4.4 邻居发现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2.4.5 重复地址检测问题 | 第31页 |
2.4.6 重定向问题 | 第31-32页 |
2.5 安全评估技术介绍 | 第32-35页 |
2.5.1 安全评估技术简介 | 第32-33页 |
2.5.2 IPv6与IPv4安全评估技术对比分析 | 第33-3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IPv6网络下渗透测试技术研究 | 第36-48页 |
3.1 IPv6网络下主机发现方法研究 | 第36-39页 |
3.1.1 基于IPv6地址构造的主机发现方式 | 第36-38页 |
3.1.2 基于邻居发现欺骗攻击实现主机发现 | 第38页 |
3.1.3 基于多播的主机发现方式 | 第38-39页 |
3.2 IPv6网络下的渗透测试步骤研究 | 第39-46页 |
3.2.1 扫描并评估目标 | 第39-40页 |
3.2.2 漏洞查找 | 第40-41页 |
3.2.3 中间评估结果和环境记录 | 第41-42页 |
3.2.4 IPv6网络安全评估弱点知识库和弱点存储 | 第42-46页 |
3.3 IPv6网络与IPv4网络渗透测试技术对比 | 第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IPv6网络攻击图技术的研究 | 第48-57页 |
4.1 基于IPv6网络攻击图的实现 | 第48-55页 |
4.1.1 IPv6攻击图生成模型 | 第48-49页 |
4.1.2 IPv6攻击图构建与算法实现 | 第49-55页 |
4.2 IPv6攻击图与IPv4攻击图,IPv6攻击树的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2.1 IPv6攻击图与IPv4攻击图的对比 | 第55页 |
4.2.2 IPv6攻击图和IPv6攻击树的对比优点 | 第55-5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基于攻击图的IPv6风险评估方法 | 第57-69页 |
5.1 基于攻击图的IPV6的风险评估方法 | 第57-66页 |
5.1.1 IPv6网络风险评估方法描述 | 第57-58页 |
5.1.2 IPv6攻击路径成功概率计算 | 第58-61页 |
5.1.3 IPv6网络风险评估指标说明 | 第61-63页 |
5.1.4 基于IPv6网络风险评估不规则体的研究和评估计算 | 第63-66页 |
5.2 针对IPv6风险评估结果的态势展现 | 第66-6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IPv6网络安全评估系统设计 | 第69-80页 |
6.1 IPv6网络评估系统介绍 | 第69-70页 |
6.2 IPv6渗透测试模块设计 | 第70-74页 |
6.2.1 渗透过程设计 | 第70页 |
6.2.2 关键性技术说明 | 第70-74页 |
6.3 IPv6弱点知识库模块设计 | 第74-75页 |
6.4 攻击图生成模块设计 | 第75-76页 |
6.5 态势分析模块设计 | 第76-78页 |
6.5.1 态势分析系统实现步骤和过程 | 第76-77页 |
6.5.2 安全态势界面设计 | 第77-78页 |
6.6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| 第78-79页 |
6.7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七章 IPv6网络安全评估实验验证与系统实现 | 第80-98页 |
7.1 IPv6网络安全评估实验介绍 | 第80-81页 |
7.2 实验一.基于模拟实验区的IPv6网络渗透测试 | 第81-88页 |
7.3 实验二.攻击图自动化生成 | 第88-92页 |
7.4 实验三.IPv6网络风险评估结果的自动化生成 | 第92-93页 |
7.5 实验四.IPv6网络安全态势平台展示 | 第93-97页 |
7.6 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八章 总结 | 第98-100页 |
8.1 IPv6安全评估技术总结 | 第98页 |
8.2 问题和展望 | 第98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