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现状及其完善的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间接代理制度概述 | 第11-16页 |
一、 间接代理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3页 |
二、 间接代理概念之界定 | 第13-16页 |
(一) 间接代理与直接代理 | 第13-14页 |
(二) 间接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两大法系间接代理制度的比较 | 第16-24页 |
一、 大陆法系间接代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| 第16-20页 |
(一) 大陆法系的区别论 | 第16-17页 |
(二) 大陆法系的间接代理 | 第17页 |
(三) 主要国家的立法实践 | 第17-20页 |
二、 普通法系间接代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| 第20-23页 |
(一) 普通法系的等同论 | 第20-21页 |
(二) 普通法系的间接代理 | 第21-22页 |
(三) 主要国家的立法实践 | 第22-23页 |
三、 两大法系间接代理制度之评析 | 第23-24页 |
(一) 大陆法系间接代理制度之评析 | 第23页 |
(二) 普通法系间接代理制度之评析 | 第23-24页 |
(三) 对完善我国间接代理制度的启示 | 第24页 |
第三部分 我国对间接代理制度的移植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4-30页 |
一、 间接代理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 | 第24-26页 |
二、 我国引进普通法系间接代理的立法背景 | 第26-27页 |
三、 我国间接代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0页 |
(一) 理论上的困境——区别论与等同论共存 | 第27页 |
(二)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0页 |
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间接代理立法的构想 | 第30-39页 |
一、 我国间接代理的立法体例选择 | 第30-33页 |
二、 行纪与被代理人身份不公开代理的制度安排 | 第33-36页 |
三、 对间接代理具体规则完善的立法建议 | 第36-37页 |
四、 特殊情况下涉及间接代理时的处理原则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后记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