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5-18页 |
1.2.1 完整球面协调接触力学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2.2 关节轴承非完整球面协调接触力学问题 | 第16-17页 |
1.2.3 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模型和寿命预测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1.3.1 接触力学与球体接触分析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3.2 关节轴承接触压力计算研究 | 第20-22页 |
1.3.3 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机理与模型 | 第22-23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| 第23-26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4.2 研究内容安排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弹性球体协调接触模型 | 第26-45页 |
2.1 球体接触压力分布 | 第26-30页 |
2.1.1 压力分布公式 | 第26-28页 |
2.1.2 压力分布指数 | 第28-30页 |
2.2 弹性球体法向接触模型 | 第30-37页 |
2.3 模型分析 | 第37-43页 |
2.3.1 误差分析 | 第37-40页 |
2.3.2 参数之间的关系 | 第40-4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关节轴承协调接触压力分布模型与自由边界效应 | 第45-62页 |
3.1 关节轴承压力分布解析模型 | 第45-49页 |
3.2 关节轴承有限元模型 | 第49-53页 |
3.3 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 | 第53-57页 |
3.4 自由边界效应 | 第57-6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四章 关节轴承失效物理模型与寿命方程 | 第62-71页 |
4.1 关节轴承磨损失效物理模型 | 第62-65页 |
4.2 磨损过程分析与拐点辨识 | 第65-68页 |
4.3 典型磨损过程的失效物理描述 | 第68-69页 |
4.4 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寿命方程 | 第69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自润滑关节轴承加速试验建模分析与寿命预测 | 第71-100页 |
5.1 加速试验方案 | 第71-73页 |
5.2 全局线性分析方法的缺陷 | 第73-75页 |
5.3 磨损过程分段分析与拐点辨识 | 第75-77页 |
5.4 基于磨损阶段线性分析的磨损规律与寿命预测 | 第77-85页 |
5.4.1 磨损阶段线性分析 | 第77-79页 |
5.4.2 磨损率的统计分析 | 第79-81页 |
5.4.3 磨损率加速模型 | 第81-84页 |
5.4.4 基于磨损阶段线性分析的寿命预测 | 第84-85页 |
5.5 基于失效物理方法的磨损规律与寿命预测 | 第85-95页 |
5.5.1 动态磨损过程的失效物理描述 | 第85-88页 |
5.5.2 磨损常数变化的原理分析 | 第88-89页 |
5.5.3 磨损常数的统计分析 | 第89-90页 |
5.5.4 磨损常数加速模型 | 第90-93页 |
5.5.5 基于失效物理方法的寿命预测 | 第93-95页 |
5.6 磨损常数与接触压力的关系 | 第95-99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0-10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3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13-114页 |
附录A Steuermann模型 | 第114-115页 |
附录B 样本分段分析数据表 | 第115-116页 |